美國保密局最為人所知的職責是保護美國總統。大多數人都在電視上見過這樣的場景:美國保密局的特工佩戴墨鏡,跟隨總統左右,眼睛警惕地掃視著周圍,防止出現任何可能的威脅。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美國保密局最初組建的目的是反贗品,如今仍有一半的精力用于調查和反假幣。
工作性質發生根本變化
據報道,美國保密局的工作性質已經從根本上發生了變化。美國保密局于美國內戰結束后的1865年創立時,美國一半以上的流通貨幣是假的。為此該機構的任務是恢復人們對貨幣的信心。
盡管如今美國國內流通的5000億美元只有大約2億是假幣,但是,現在追蹤假幣的難度比過去大多了,犯罪集團將大多數假幣的印刷地點選擇在國外。他們使用傳統的膠印術,以及掃描儀和彩色復印機等普通設備,這樣待在家里的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造假者。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假幣的制作變得十分簡單。”在1999年到2003個之間任美國保密局局長的布賴恩·斯塔福說,“以前仿造可流通的貨幣,必須使用熟練的雕刻師和印刷工,而如今,就連孩子也能夠做到這一點。”
貨幣造假主謀很年輕
洛杉磯、紐約和邁阿密都是假幣泛濫的熱點地區。洛杉磯平均每周都會發現10萬美元的假幣。
最近,美國保密局在北好萊塢搗毀了一個假幣制造網絡,該團伙共向外兜售了70萬美元的假幣。主謀——一名掌握計算機制圖技術的年輕人正使用一臺蘋果公司的MAC手提電腦印制假幣。
美國保密局駐洛杉磯辦事處主任助理布賴恩·亨特介紹,“這位“紳士”對新版美元造假水平幾乎可以亂真。”
然而,對美國保密局的特工們來說,北好萊塢假幣制造網絡的搗毀完全憑運氣。當時,當地警察讓一輛違章汽車開到路邊,意外地在汽車前排座上發現了一個裝有20美元新錢幣的信封,信封上還留有綠色的油墨。
通常情況下,根據假幣持有者購買假幣的價格,美國保密局的偵探們就能夠確定其與假幣印制者之間的關系有多密切。造假者可能以1美元10分的價格出售假美元,而使用假美元的人在購物時的實際成本可能為1美分50分。
結果證明,這名司機只是這個由25名成員組成的假幣網絡(包括印制者、中間人和假幣使用者)中的一個小人物。保密局的特工們對該網絡順藤摸瓜,當場抓獲了正在印制假幣的主謀。
“我們總想找到假幣印制窩點并最終予以摧毀,”亨特說,“也就是找到蛇頭,但最終我們通過抓住蛇尾的方式摧毀了這個網絡。”
假幣泛濫沒有邊界
由于國外流通的美元比美國國內更多,大多數假美元的交易都在美國境外進行。
“這最終發展成一種沒有邊界的國際犯罪行為。”負責洛杉磯事務的特工安東尼·查帕說,“其觸角伸到了世界各地,同一人制售的假幣在洛杉磯流通的同時,可能也在西班牙馬德里,或者厄瓜多爾基多泛濫。”
由于國際假幣貿易與毒品和武器貿易聯系緊密,所以洛杉磯假幣最大的國外發源地是哥倫比亞就不足為奇了。
哥倫比亞的假幣通常都由膠印機印刷。
“如果假幣使用噴墨而不是計算機,那基本就是美國國內制造的,”亨特說,“如果錢幣是用傳統印刷方法印刷的,那很可能來自國外。”
由于好幾個拉丁美洲國家的流通錢幣都是美元,美國保密局的特工們警告說,這會使他們的工作顯得更為棘手。
亨特認為:“這是一個全新的假幣市場。美元已經在全球變得很脆弱。”“當薩達姆·侯賽因從伊拉克的一個小洞中出來的時候,他的手提箱內沒有看到墨西哥的比索,卻發現了100美元的美國聯邦儲備貨幣。
此外,美國保密局關心的主要問題之一是,有些經濟崩潰的國家為了支撐本國的經濟,可能印制美元。
無辜的假幣受害者
有一些小型貨幣交易中,美元常常是一張張地流向市場。
假幣使用者通常尋找燈光昏暗或者繁忙的環境來使用假幣。
“如果你在中午12點15分到麥當勞,就得在門外站隊,”亨特說,“收銀員不會對所收的錢很注意,會很快找零。”
美國保密局的特工花費了相當多的時間教店主如何辨認貨幣的真假。
為了對付假幣,美國政府定期發行防偽技術日趨復雜的新錢幣,印制錢幣的紙張原料也不再是木制產品,而是棉纖維。最新的美元還包含特別為防彩色復印而設置的新防偽線及其他特征。
然而,這一切并沒有阻止假美元的泛濫。面值為50美元的新錢幣剛發行兩周半,亨特就發現了50美元的假幣。
“它們的做工并不是很好,”他說,“但卻足以在美國得克薩斯石油公司蒙混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