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的傷殘補助金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編輯同志:
我當兵時因公負傷致殘,獲得一筆傷殘補助金。前不久我從自己的傷殘補助金中拿出8000元資助侄子讀大學。妻子知道后,大發雷霆,說那筆錢是夫妻的共同財產,我無權處置。請問:軍人的傷殘補助金屬于夫妻的共同財產嗎?
讀者:熊大華
熊大華讀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與夫妻一方人身相關的賠償所得款項,屬于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由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于2004年4月1日起施行的《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三條更是明確規定:“軍人的傷亡保險金、傷殘補助金、醫藥生活補助費屬于個人財產。”很明顯,你在部隊因公負傷致殘所獲得的傷殘補助金,屬于你的個人財產,而非夫妻共同財產,你對自己的個人財產完全有權處理。當然,為了維護家庭的和睦穩定,你在處理上述屬于你個人所有的傷殘補助金時,最好能與你的妻子協商一致,聽取并尊重她的意見,以免“后院起火”。
湖南 袁仕友
懵懂少年賒購店主也要擔責
案例:自2003年5月開始,10歲的小學生王歡便經常到學校附近張謙所開的商店賒購一些食品。可是當張謙拿著王歡簽字的已欠438元貨款的賬本要求王歡的父親歸還欠款時,王歡的父親卻以兒子賒賬沒征求他同意為由不予還款。于是張謙訴諸法院,要求王歡的法定代理人歸還欠款。
法院認為,王歡系限制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父母同意擅自到商店賒購食品,其行為屬無效民事行為,其法定代理人應承擔相應的責任。作為商店經營者的張謙明知王歡是未成年人,對所賒購物品既沒有償還能力,也未得到其父母同意,故也有一定的過錯。據此,法院判決王歡的父母償付張謙貨款300元。
點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條明確規定:“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民法通則》第61條規定:“民事行為被確定為無效或者被撤銷后,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張謙應承擔一定的過錯。法院判決王歡父母償還張謙大部分貨款是于法有據的。(河南 肖國清 宋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