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畢業生求職熱潮剛剛過去,2006年即將畢業的學生就已經開始忙著制作簡歷,準備隨時投入到即將到來的就業浪潮中。縱觀當今的職場,不管是在熙熙攘攘的招聘會上,還是在報紙和網上的招聘廣告中,往往都會發現“要求有x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或者“有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的字樣。對于剛剛畢業或者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說,現實的殘酷讓他們連投出自己簡歷的機會都變得渺茫。那么怎樣才能在自己的簡歷中填上“相關經驗”這一亮點,讓自己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呢?
一、 抓住機會,從校園開始。如今的大學已不再要求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了。學校給予了大學生各種實踐鍛煉的機會:學生會、學校社團、勤工助學中心、創業中心……大學生應該充分利用這些有效資源。很多同學認為到企業、公司的實習更正規,而忽視了在學校實習的機會。要明白條條大路通羅馬,校內的實習不會受到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就可以積累到經驗。學生會干部、學生社團活動積極分子往往應聘成功的幾率比較高。
二、 把握方向,有的放矢。小鐘,一名牌大學計算機系學生,在校期間參加了許多社會實踐,家教、市場推廣、酒店等等,但是幾乎與自己的專業沒什么關系,在臨近畢業的學校招聘會上被用人單位接連拒絕。一位企業的人力資源專員對他說:“雖然你的社會閱歷很多,但是在你的社會實踐中我們看不出你的專業優勢?!泵總€大學生應該及早進行自己的職業規劃,從而有效地進行實習。實習是為就業打基礎、以就業為目的的,所以實習的時候要有針對性,盡量選擇自己感興趣同時又與自己專業相關或者就業方向相關的崗位。這樣才可以最大地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優勢。
三、 腳踏實地,切忌形式主義。小劉,某高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在他的簡歷上寫著:會使用JAVA,熟練運用C++,在某公司實習6個月并曾參加過某個項目的設計……可是在面試時當一個技術主管讓他用sqlplus建立一個表123,表里有A、B、C三列,他的答案是:creat123;讓他建立索引,他的答案:select。技術主管當時就把他pass掉了。原來小劉只是通過關系在一家公司開了張證明,而并沒有去上過一天班。這樣的實習證明有什么用呢?實習中就應當把自己作為一個真正的職場人來鍛煉,只有嚴格要求,實習才有成效,才會給將來的求職帶來豐厚的收獲。
四、 知識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知識。大學生在學校中學習的理論知識在沒有得到實踐檢驗之前,只是死的理論。只有在實習中活學活用才能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才能說是真正掌握了知識。很多同學過于注重社會實踐,而忽視了對課本知識的學習,以至于社會實踐豐富而考試“紅燈高掛”。企業在招聘大學生的時候固然注重工作經驗,但是他們更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如果一個學生因為實習而耽誤了功課,其實是犯了本末倒置的錯誤。所以實習與學習都不可偏廢,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五、 未雨綢繆,笨鳥先飛。很多同學往往都有這樣的經歷:大一剛入學,一切都感到新鮮,參加各種社團活動,泡圖書館,談戀愛……日子很快就過去了;到了大二,熟悉了大學生活,失去了激情,于是乎每天逃課、打游戲,渾渾噩噩地過完了大二;大三時猛然悔悟,開始發奮圖強,忙著學業,重修、補考大一大二沒有過的課程;大四忙著考研,開始找工作了才發現自己原來沒有一點實習經歷??墒菚r間不等人,過去的時間不會再回來。實習經驗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慢慢積累的。現在很多大學生總以為離畢業還很遙遠,但真到了要畢業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還是一張等待填寫的“白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