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篇文章或長或短,從本質(zhì)上來看就是一首首成長的樂章,而主旋律不是歡歌,不是悲怨,而是涌動不息的,對生命、生活的感悟。
——題記
他在我面前一直是一個對生命充滿敬畏,對生活充滿期待的孩子;同時他也是個典型的矛盾主義者,比如他外表的魁梧、灑脫,與他內(nèi)心的柔弱、敏感。和他接觸已近五年,聽到對他評價最多的就是:大事不糊涂,小事不清楚。往往是在他人看來要深思熟慮的問題,對他就變成了可以簡化得不能再簡化的小事;可是,越來越多的時候,面對很多人可以輕易釋懷的小事,他的眼神變得迷茫,他的眉毛開始糾纏,他的內(nèi)心開始此起彼伏。
成長中有太多的體會、挑戰(zhàn)、相遇、離別等等他和我們都無法左右的事情,他開始依戀過往種種的美好,煩惱現(xiàn)在點點滴滴的痛苦,好像他每次來看我,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他又瘦了。我和他的關(guān)系也從最初的教育引導自然地轉(zhuǎn)變?yōu)閮A心交流,我一直希望能以過來人的體會慢慢引領(lǐng)他進入真正意義上的生活。他時常地問我,有答案的,無法作答的,語氣中常常有接近成人的無奈,和兒童的執(zhí)著:“未來是怎樣的?怎樣才算達到了未來?”我總是在愿不愿回答這個問題上猶豫著,畢竟生活、未來是怎么一回事,沒有人能說得清,況且每個人的理解又不盡相同。只是他對答案太“熱情”了,總想在這樣的大事上謀得一個清楚的結(jié)果,以至于逼得我準備好“涼水”都不忍潑出——這其中的世態(tài)炎涼、艱辛困苦他該如何面對呢?
盡管生活中有太多讓他迷茫、困苦的東西,但是他還是找到了最有效表達自我的途徑——寫作,并且堅持至今。可能,現(xiàn)在看來,他還談不上是在“寫作”,只是在用文字組成一句句、一段段、一篇篇的回憶、感悟和夢想,記錄著平凡生命中他認為最值得記錄的點點滴滴,用最簡單、質(zhì)樸的詞匯講述最常見的事情,那些從生活中最熟悉的人身上感受最震撼人心的情感,濃郁在字里行間。他的文章命題、豆腐塊隨筆,到現(xiàn)在的洋洋灑灑,但是我對他文字的印象和情感,還經(jīng)常停留在那“夕陽下,帶著吃完小籠包的滿足,父子搭肩漸行漸遠”的情景里,平凡中的動情,最是難忘。
他的文章沒有粉飾過的詞語,沒有刻意為讀者設(shè)計的素材,只有一個誠懇可愛的、矛盾重重的、涉世未深的青年,誠懇地在向你傾訴,把內(nèi)心寫出來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