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搬進新居后,我把那一段天真爛漫的時光落在了小屋。
小屋原封不動地保留了那段記憶,還有門前那一條總是靜靜流淌的小河。
直到有一天找出一本相冊,翻看時忍俊不禁。剛剛迷失于水泥森林下一張張虛偽面孔的我,一點點尋出那段如百合花般的時光。
爬滿古藤的小屋
我曾經住在老城區,古色古香的氣氛每天都包圍著我,凈化著我。當時我的小屋外墻斑駁,上面纏滿了粗壯的藤。青黑的老藤上常長出新葉,結出新果。我總是想嘗嘗味道。母親說很苦,很澀。我說有西瓜好吃嗎?母親竟笑了。后來總算有機會嘗了一個,果真又苦又澀。不過從此以后,每當母親逼我吃藥時,我便哀求,吃青藤上的果子好嗎?當時,我是把吃藥當作一種懲罰的。
稍大一些,精力旺盛起來了,便總想找事做。聽母親說,植物生長離不開泥土。我嫌泥土又臟又黏,有時還會遇上一動一動的小蚯蚓,是十分可怕的,于是常覺得沙子更理想。每逢鄰居有人要修墻,把沙子堆在門口時,我便大大方方地用小手捧了往墻上扔。我以為這會使青藤更密一些。后來總會有人發覺沙子少了,我便若無其事地指著那面土墻,自豪地說:看!青藤那么密,全是我的功勞!母親因此曾幾度被人索賠一番,我卻總覺得不可思議的。
小河與小屋間的小路
那條小路,又窄又陡,左面臨著小河,右邊挨著小屋。平時只見一些步行或推自行車走的人,難見呼嘯的摩托車。地上積了好多灰,墻根的野草更是又長又密。每逢雨后初晴的時節,于我是十分歡喜的。地里的蝸牛會爬出來曬太陽,蝌蚪也在大水洼中跳舞。有時,我會約上隔壁傻乎乎的小丁子,一起捉了蝸牛,放在長的牙膏盒里賽跑。蝌蚪則是很難尋覓的。首先要有足夠大的常年水洼,我在那里面曾見過蹬著兩條腿的大蝌蚪,差一點兒被螞蟥蜇死。我趕快用手去救它,把那可惡的螞蟥扔得遠遠的。手雖挨了一下,心里卻是美滋滋的。
靜靜流淌的小河
逢了小河的枯水期,我們幾個頑皮的孩子索性下水去,在清可見底的河水里捉蝌蚪,帶回家養起來。有一日我在路上遇見汽車,正堵在巷口發愁呢,我驚奇地去看,那個對后座的男人恭恭敬敬的司機差點踢中我,嘴里還喃喃地罵:“哪來的野孩子……”我生氣極了,回家對著我的小蝌蚪大哭一場。我自此就更精心地呵護著自己的小蝌蚪??墒?,每日總會有伙伴們的蝌蚪死去,主人都要傷心好幾天。我養的幾只小蝌蚪,卻極可愛地活著,在我的提心吊膽中。我就問母親蝌蚪為什么會死呢,母親回答:“小蝌蚪只有在小河的撫摸下才會活呢,在小瓶子里就會傷心死了?!蔽矣谑橇⒓磳⑿◎蝌椒胚M了河水里,目送它順著靜靜流淌的小河遠去。
再翻這相冊,我不禁生出些許的懷念。我將面臨升學與考試,面對花圃與新居。我將不復有那么純真的時光。回望腳步匆匆,為虛偽所累的人們,我對童年有了依戀。它像是你的啟蒙老師,教給你一生的道理:無私、正直、樂觀,有愛心以及對人的坦誠。
文學社指導老師簡介:蘇萬馬,中學一級教師,“全國中學生文學社活動優秀指導教師百家”。輔導學生公開發表作文300多篇,100多人次獲獎。公開發表《運用完型理論指導詩歌寫作》、《以人為本張揚個性——竹風文學社寫作教學總結》等論文及作文指導類文章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