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十一”家電的激戰已逐漸冷卻,各大家電賣場的營銷業績也水落石出。據北京國美、大中、蘇寧三大賣場統計,2004年“十一”銷量均超過往年一倍,甚至更多。三家賣場的銷售老總同時也表示,高端產品銷量的大幅攀升是拉動黃金周家電市場火爆的重要力量,對此次銷售增幅的貢獻最大。
高端產品迅速出倉、走貨、進入消費者家庭的紅火勢頭,也著實讓家電廠商興奮了好一陣。據不完全統計,“十一”黃金周期間,松下高端產品6公斤大容量洗衣機已占到松下總銷量的25%,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長虹在背投、液晶等數字高清電視方面的銷售呈幾何倍數增長,銷量比例已經從2004年“五一”的26%上升到58%;此外,諾基亞百萬像素手機、西門子雙開門豪華冰箱、伊萊克斯小家電等產品的銷量也大大超過節前商家的預測。本次節后的銷售狀況盤點的結果、高端產品的銷售總量讓商家和廠家都非常滿意。
需求呼喚產品升級
熟悉家電業的人都知道,4年前家電業陷入低谷,企業年報虧損、產品積壓,市場蕭條,甚至有人稱,家電市場將崩潰。緣何在2004年“十一”黃金周,高端家電產品卻擺脫低迷的困擾,突然出現“井噴”現象呢?
對此,有關專家給出的答案是,家電產品供求結構性矛盾已經開始緩和,新供給態勢激發新消費需求,而高端產品正迎合了這種變化趨勢。未來5年,家電需求是強勁的。但為何前幾年市場表現疲軟,問題出在哪里呢?主要是供求結構性矛盾阻礙了家電市場消費需求的增長。
一方面,根據家電產品的使用周期,家電產品已經進入大規模更新換代的高峰階段。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居民的家電消費已經進入更新換代期,有近40%多的城市居民家庭將在近年更換現有的電器產品,更有不少的家庭對目前市場上存在的如2萬元左右的電視、1.5萬元的冰箱等感興趣。
另一方面,消費者已經不滿足于單純地買一個“新”電器了,對家電產品的選擇呈現多元化消費趨勢。消費者更注重個性的張揚和產品的內涵,而不再單純地考慮價格因素。同一調查表明,家電產品的質量、性能已經取代價格成為消費者首先關注的要素。正是這種消費需求的變化,使當年許多家電廠商措手不及,導致整個市場出現真空,恰好也催生了當前高端家電市場旺銷。
根據經濟學家預測,未來15年,我國經濟年均增長率可望保持在8%~9%。因此在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對家電產品的需求也將水漲船高,家電業轉戰高端將成為行業發展的共同趨勢。2004年“十一”期間,絡繹不絕的客流量、銷售業績的遍地紅花,也預示了高端產品深厚的市場潛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
預期市場好“錢”景
高端家電廣闊的市場前景是不言而喻的,而利益驅使也使家電廠商爭相拼搶這個市場。一位業內人士戲稱,“對比液晶、背投、等離子電視這幾年的價格變化,就知道當時這類產品的利潤有多高了,賣300臺CRT電視也不如賣一臺背投電視。”
對于外資家電品牌來說,利潤率的重要性遠遠大于占有率,正是看中了高端市場的高利潤率,外資品牌依靠產品技術實力首先開啟高端市場。夏普的液晶電視、三星的等離子、東芝的背投、摩托羅拉的彩信手機、諾基亞的游戲手機、松下的大容量洗衣機、西門子的保鮮冰箱等等,讓人目不暇接。松下洗衣機1999年開始以洗滌技術為突破口,先后推出了龍卷風、雙瀑布、立體搓、泡沫凈技術。目前,采用先進技術的高端洗衣機已成為松下銷售的主流,利潤額在這幾年中也是最多的。
國內眾多家電品牌,在經歷了利潤大幅下滑之后,也紛紛將生產資源轉向高端,加大研發和生產的投入,分割豐厚的利潤空間。長虹——傳統CRT彩電市場的主角,2001年,在國內品牌中率先推出背投電視,2004年“十一”推出聲勢浩大的“虹色十月”活動,推廣其高端彩電。據了解,長虹背投、液晶、數字高清彩電等高端產品10月份出貨量達到平常的3~5倍,開始取代了昔日占據市場主流的純平或逐行電視。
值得一提的是,高端家電的旺銷,甚至引起了一些IT巨頭的關注。惠普、聯想、戴爾、摩托羅拉、優派等IT巨擘們表示出對高端電視的興趣。IT巨頭紛紛搶灘電視業,顯然是看中了高端數字電視產業所蘊含的巨大商機。
產品技術先導
顯然,高端產品以其科技含量、個性化設計帶來的利潤遠遠大于低端產品,為產業結構轉型時期彷徨的生產者開辟了廣闊的利潤空間。各大家電企業也感受到高端家電時代到來的氣息,面對潛力巨大的市場和產品升級的壓力,產品的核心技術將成為高端領域制勝的殺手锏。
目前,長虹、TCL、海信等國內知名品牌之所以紛紛推出背投、等離子和液晶等高技術產品,對抗一直主導市場的國外品牌,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國內彩電廠家已經部分獲取了產品核心技術,更加入了自己特色的東西,畢竟未來電視消費將更加顯現個性特征。
因此,談高端、爭市場,實質是在比拼技術實力,不能光喊口號造幾個概念,死乞白賴罵一通對手能解決問題,而要扎扎實實下工夫。沒有核心技術意味著沒有核心競爭力,就很難真正贏得競爭優勢,也難以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青睞。現代社會,產品生命周期的縮短,更新換代的加速,使得“高技術”這個詞也不斷成為過去式。也許今天還領先的技術,明天就已經落伍了。因此,只有率先使用高技術、率先推向市場的產品,才會因搶占了市場先機而掘走市場的金礦。
普及任重道選
2004年高端家電市場的爆發,給商家、企業很大信心,然而也不能不看到,有很多消費者雖然對高端產品的新功能大加贊賞,但在得知價格信息時,卻退避三舍;也有不少消費者只是作壁上觀,沒有強烈的購買欲望。因此高端產品要進入尋常家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各大生產商和渠道商只有不斷地整合現有的資源,在產品本身和服務上苦下工夫,才能讓高端市場永遠保持活力。
盡管目前國內已經有很多電器制造商全力拼搶高端市場,尋求生存發展的新路。但并不是說發展高端,生產了高端產品,就可以一統天下了。還要從消費者需求著手,在設計、宣傳、營銷上“多管齊下”,推進高端產品的最大限度的“普及”。
既然家電廠商把產品線定位于高端,在做好產品的同時,更應該圍繞高端產品做一些市場推廣和形象宣傳活動,而不是盲目投資,以真正地提升自身產品的美譽度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