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撲畫雉
北宋畫家趙元長,字慮善,四川人。原來在五代十國后蜀做靈臺宮。孟昶投降北宋后,宋太祖趙匡胤留他在文思院做畫工,做些油漆彩畫裝飾房屋家具的工作。他曾在趙匡胤的坐椅上畫過一只雉雞。有一次,宮里的人架著一只鷹走過殿前,鷹忽然要掙脫飛起,趙匡胤很奇怪,叫人放開它,它立刻飛進殿中,直撲畫上的那只雉雞,趙匡胤很驚異畫得如此逼真,能引得鷹誤認“雉雞”是活的,于是,宋太祖把趙元長提拔到畫院工作。
真鵝斗畫
明朝有個畫家叫范川莊,福建崇安人。繪畫富有創(chuàng)造性,能把所畫的對象描繪得很真實。但他的生活十分貧困,有一年除夕,沒錢買肉吃,鄰人就拿他開心取笑,他忽然想出一個辦法來,對鄰人說:“我有一只鵝,煩你替我賣了,換錢過年。”鄰人知道他沒有鵝,一定是瞎說,假意答應,想看看這只鵝究竟從哪里來。范川莊回家,很快在紙上畫了一只鵝張著翅膀,伸著脖子,神氣十足,好像要啄斗人一樣。鄰人一看原來是畫,對范說:“已經到了除夕,誰會買畫呢”范說:“不要緊,你拿畫到街上去等,如有人趕鵝過來,就把畫貼在墻上,對著趕的鵝,一定會有人買畫的。”鄰人雖不大相信,終于還是照他的話去辦了。不久,有一個小孩趕著鵝群過來,鄰人隨手把畫貼上,這群鵝一看畫上的鵝,立刻叫起來,有的張著翅膀飛撲過來,但撲到畫前,發(fā)覺不是真鵝,才合上翅膀,垂頭走了,引得許多人大笑起來。事情傳開不久,果然有人來買這張畫,而且出了很高的價錢,大家都說這畫是“神筆”。
畫鯽捕獺
三國魏帝曹明睿有一次在洛水游覽,看見水中有白色的水獺十分可愛,就想抓幾只玩玩。但獺見人就跑,不易捕捉。大司空徐邈出主意說:“聽說獺喜歡吃鯽魚,見到鯽魚連命都不顧,可用鯽魚引誘它。”于是他就在木板上畫了兩條鯽魚掛在岸邊,引來一大群白獺,就很容易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