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6年,土耳其的百萬大軍在法國皇帝拿破侖一世的支持下,向俄國發(fā)動進攻。
為了抗擊來自法國軍隊的正面進攻,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不斷抽調俄駐多瑙河集團軍的兵力到俄法前線,到1811年,守在俄土邊境的俄軍兵力只有原來的一半。亞歷山大一世決定起用老將庫圖佐夫指揮與土軍的作戰(zhàn)。
屢立戰(zhàn)功、臨危受命的庫圖佐夫,經(jīng)過深思熟慮,決定采取避敵鋒芒、誘敵深入的策略,主動放棄一些要塞和陣地,有計劃地組織全軍北渡多瑙河。
被所謂的勝利沖昏頭腦的土耳其宰相,認為俄軍已不堪一擊,遂親率5萬人馬渡過多瑙河,準備與俄軍的“殘兵敗將”決一雌雄。
經(jīng)驗豐富的庫圖佐夫大膽決定,以深入敵后,前后夾擊的戰(zhàn)法,一舉戰(zhàn)勝數(shù)倍與己的土耳其軍隊。
11月的一天下午,庫圖佐夫派人叫來馬爾科夫將軍,果斷地說:“今天晚上,您帶領7500名士兵越過多瑙河,偷襲土軍的大本營,切斷他們的退路,配合北岸俄軍全殲土軍。”并問馬爾科夫將軍:“您想帶多少大炮?”
“漁船不便運載大炮,況且,我們的大炮數(shù)量也不多,這邊還很需要。我只帶一部分炮兵過去,繳獲土耳其的大炮用來打土耳其人。”馬爾科夫將軍說。
“好,太好了!天黑后,您開始行動吧。”庫圖佐夫高興地說。
深夜,大地一片漆黑。馬爾科夫將軍率兵在遠離土軍大本營的地段,悄悄地渡過多瑙河。拂曉前,俄軍突然對南岸的土軍大本營發(fā)起猛攻。
經(jīng)過短暫的激戰(zhàn),土軍死的死、傷的傷,絕大部分當了俘虜,俄軍僅傷亡49人。
多瑙河北岸的土軍正列隊向俄軍陣地沖擊,馬爾科夫見時機已到,立即指揮炮兵把土耳其的大炮架到高地上,幾十門大炮一起開火,密集的炮彈越過多瑙河上空,在土軍后續(xù)梯隊中爆炸。
土軍突然遭到炮擊,一時不清楚炮彈從哪里飛來。驚恐萬狀的土耳其宰相扭頭一看,大叫:“不好,大本營被俄軍占領。”話音剛落,又是一些炮彈在土軍后續(xù)梯隊中爆炸。
土軍受到俄軍炮火前后夾擊,隊形大亂,損失慘重。
庫圖佐夫急令俄軍發(fā)起沖擊,把土軍逼向多瑙河。土耳其宰相統(tǒng)率的5萬大軍,被團團圍困在多瑙河畔。
深夜,土耳其宰相在幾個衛(wèi)兵的保護下,乘坐一條小船偷偷逃走了。土耳其元首見被圍困在多瑙河畔的主力軍隊突圍不成、救援無望,不得不接受俄國提出的條件,與庫圖佐夫總司令在布加勒斯特簽訂和約,從而使拿破侖一世失去進攻俄國的一個強大盟友。
拿破侖得知土軍大敗的消息,連聲嘆道:“沒有想到,萬萬沒想到庫圖佐夫這樣使用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