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謎破謎
李老漢60大壽,請來村小學的張老師,席間,張老師給李老漢的三個女婿出謎語猜,猜不出來罰酒喝,猜出來給張老師罰一杯。大女婿和二女婿猜出來的不多,被罰喝得醉醺醺的。三女婿腦子活,口又快。他見張老師一副得意的樣子,說:張老師,我也出一個謎給你猜,猜不出來罰酒三杯。”張老師說:“我要是猜出來了呢?”三女婿說:“猜出來罰我三杯。”張老師說:“好。你出吧!”三女婿夾了一口菜,說:“左邊三十一,右邊一十三,兩邊加起來,一共三百二十三。猜一字。”
張老師一邊吃菜一邊想,過了一會兒,說:“你這個謎我猜出來了,是不是遠看柴扉兩扇,近看一把蒲扇,像架魚骨分兩半,又像籬笆立路邊?”三女婿聽了,不由地哈哈大笑起來。李老漢直嚷著喝酒喝酒,卻不知道把酒端給誰。
親愛的讀者,你知道謎底是什么字嗎?
“人生”與“生人”
○余勇
在今年的中央電視臺元宵節“春節晚會節目頒獎儀式、元宵猜謎的晚會”上,江西電視臺主持人展示“兒童相見不相識”猜春節晚會獲獎節目《笑談人生》,無疑是一則燈謎佳作。
該謎謎面出自唐詩人賀知章《回鄉偶書兩首》之一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該詩膾炙人口,通俗易懂。擷取第三句做謎面。猜出謎底應用承上啟下法,必須聯系第四句思度。如果直接用第四句,由于面、底均出現“笑”字,則犯制謎的大忌。今以第三句謀面,猜者只要熟悉這首詩的意境背景,也是能夠非常容易地與謎底對號入座的。詩人京城為官闊別故土50余載,于天寶三載(公元744年)86歲時,告老辭官返回浙江蕭山,家鄉的小字輩們見了當然不認識。笑問賀知章是從哪里來的陌生客人,不由勾起詩人對自己人生的感悟和嘆息。
這則謎的趣味正是源自“人生”與“生人”混淆的歧義:人生,指人的生存和生活,人的身世;生人,指從未見過面的不認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