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主持/尤建忠
美國小出版公司抗爭國會圖書館等
美國國會圖書館長期以來,一直要求那些希望獲得國會圖書館收藏的出版公司,必須至少出版三位作家的作品,才能獲得國會圖書館收藏。這一條件,目前受到一家自行出版的公司挑戰。
列夫·楚伊欽,是《真情的陷阱》一書的作者和出版人,今年7月向聯邦政府法院投訴國會圖書館,因為國會圖書館的這一收藏要求是違反言論自由第一修正案和產權第五修正案。
楚伊欽之所以要投訴國會圖書館,是因為能進入國會圖書館已經成為一本書是否成功的象征。而現在,就因為他只出版自己的圖書不能收藏于國會圖書館,那是不公平的,因為這完全不考慮圖書質量,僅僅是形式上的作家數。
根據國會圖書館的網站,之所以設置三個作家的門檻,是因為國會圖書館無法收編所有自行出版的圖書。網站上的公告表明,國會圖書館的圖書在編目錄,已經被美國各大圖書館所采用。
楚伊欽抱怨,因為不能收入國會圖書館的圖書在編目錄,美國的各大圖書館就注意不到他的書,因為美國各大圖書館只相信國會圖書館的圖書在編目錄是更新最及時的。
楚伊欽也知道有其他目錄可以代替國會圖書館的圖書在編目錄,但他無法接受。因為如果要登記一個控制碼,就等于他的圖書被歸入二級狀態。而且,這將被打上沒有被國會圖書館在編的印記。第二種選擇,就是說謊,偽造已經出版三位作家作品的文件。許多自行出版的公司都是這么做的,但楚伊欽不愿意冒此風險。
紐約的出版律師利奧德·賈欣認為,國會圖書館的條例,確實觸及第一修正案。既然憲法保護的作品不能進入國會圖書館,那么圖書館用戶就因為國會圖書館設置的障礙而看不到很多作品。
楚伊欽是15年前從蘇聯移民而來。他表示,此次投訴,是為了公平而不得已為之。他要求法院判決國會圖書館的條例無效,并要求國會圖書館賠償他50萬美元的損失。
美國傳統書店嘗試銷售數字教材
本著實體書店進入數字圖書銷售市場目的,美國一家全國性大學教材率先在10家大學書店推銷5家學術出版公司的教材數字版圖書。據說,這種數字教材要比二手教材還要便宜。
美國MBS教材交換中心,是一家有30年經營史的全國教材經銷公司,為美國第一大圖書連鎖店的分公司,現在推出全球數字教材,期望整合電子教材的零售和營銷。這些教材,原先都是由網上書店經營的。現在,他們通過傳統的實體大學書店經銷。
試驗性活動首先在10家大學書店展開,包括普林斯頓大學書店,共有霍頓·米夫林出版公司、麥格勞一希爾公司和湯姆森集團等5家學術出版公司的275種教材,可為20門課選用。不過,每家大學書店僅試用25種教材。
所有數字版教材,都采用加保護的PDF格式,可以全文搜索,加重,記筆記,有限打印輸出等,還可以有聲輸出。作品有時間限制的數字式版權保護,讀者只能在規定的課程時間內使用,比如4個月。 一般,二手教材以原版教材的75%價格銷售,而這些數字版教材是以原教材定價的33%銷售。BMS教材交換中心表示,以后隨著數字教材的普遍化,這種教材的價格不受統一限制。此次銷售價格,主要是試探大學生在什么價格下會接受數字版教材。
電子圖書與印刷版圖書一起陳列在大學書店里銷售,學生僅僅是購買一張卡,在收銀臺激活后,即可下載到個人電腦里使用。
本次試驗活動將延續到秋天,預期明年1月將擴大試驗。只是,MBS教材交換中心表示,他們并沒有想排除印刷版教材,試驗數字版教材僅僅是為學生提供多一種體裁的教材。
美國政府和出版商協會對教材定價有分歧
盡管美國政府審計署還沒有公布教材定價研究結果,但美國出版商協會已經開始對先前外泄的報告中內容進行反擊。
報告中認為,美國教材的價格自1986年以來已經漲了186%,平均每年上漲6%。同一時期,一般消費者圖書價格僅僅上漲72%,大學學費倒是上漲240%。報告還發現,目前一個大學生每年在教材上所花費的錢大約是900美元。
美國出版商協會的研究表明,目前一個大學生每年在教材上所花費的錢還不到600美元,大學教材的價格自1988年以來,每年僅僅上漲2.5%。
美國出版商協會還強調,大學生有多種選擇,以便降低教材的費用,包括購買舊書(而政府所給出的報告認為購買舊書是出版商被迫提高教材價格的原因之一)。根據美國出版商協會的調查,用于教材捆綁的教輔投資,是教材不斷漲價的主要因素。
政府也同意大學學費的漲幅要比教材的漲幅大。
去年,加州公共利益研究集團發表了一份報告,投訴出版公司詐騙學生錢財,呼吁政治家申請政府調查,從而大學教材定價成為一大問題。這一社會關注,也就是許多大學教材出版公司認為影響2004年教材銷售疲軟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