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科學可以解釋很多奇怪的事情,然而,還有一些宇宙之謎仍是目前的科學所無法解釋的。本刊第9期、第10期刊載13大科學之謎,敬請讀者留意。
懸案一柯伊伯帶懸崖
如果人類能夠乘坐太空船飛到遠離冥王星外的太陽系邊緣,將可以看到一些奇怪的事情。當太空船飛過充滿小行星的柯伊伯帶后,將會陡然遇上一片茫茫的虛空,就好像開車駛上山頂后突然掉入懸崖一樣。
天文學家將太陽系邊緣的一分界點稱做“柯伊伯帶懸崖”,因為在那兒,太突巖石的數量突然間降低。是什么引發了這一奇異的現象?唯一的解釋就是第10顆行星的存在。然而,這一行星并不是只能算做小行星的夸奧爾或塞德娜,而應該是一顆和地球或火星同樣大小的星體,它的引力橫掃了該地區的所有太空巖石殘骸。
據美國科羅拉多州西南研究協會天文學家阿蘭·斯頓稱,盡管證據顯示有“第10行星”的存在,然而至今卻沒有一個能夠發現這顆“寓言”中的第10行星。
懸案二“行驅者”號的出軌怪事
“先驅者”10號探測器于1972年發射,“先驅者”11號也于一年后升空,如今兩艘探測器都已永遠消失在浩淼外的太空中。然而,在它們與人類最后失去聯系前,科學家發現,兩個探測器的運行軌道顯然都背離了科學家按“萬有引力”算出的軌道??茖W家發現,有某種“神秘的力量”在推動或拉扯著兩個探測器,從而導致它們加速飛行。盡管這一加速度非常小,然而它卻足以使“先驅者”10號偏離了原先軌道40萬公里,“先驅者”11號同樣如此。沒有人知道這是什么原因,一些可能的解釋:譬如軟件錯誤、太陽影響、燃料泄漏等都已被排除。
要解開這一謎團,唯一的方法就是再向太陽系派出一艘太空船,探測那兒是否存在不同尋常的重力影響。而這樣的探測器造價將在3億~5億美元之間。
懸案三奇異的宇宙熱平衡
我們的宇宙令人難以置信地相似,從可見宇宙的一端到另一端,科學家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在所有地方都保持相同的溫度。盡管宇宙兩端的距離相隔280億光年,而我們的宇宙年齡卻只有140億年。
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比光速更快,因此熱輻射不可能在宇宙大爆炸后,可以以兩倍光速穿越280億光年的距離,中和宇宙中的冷點和熱點,達到現在的熱平衡。
對于宇宙學家來說,宇宙視界問題是一個巨大的頭痛問題??茖W家懷疑,也許宇宙在某一時間曾經超速膨脹過,劍橋大學天文學家馬丁·里斯說:“宇宙超速膨脹也許可以解釋這一現象,但沒有人知道宇宙為什么會超速膨脹?!苯Y果只能是一個問題沒解決,反而又引發另一個懸案。
懸案四不應該存在的宇宙射線
10年來,日本物理學家觀測到了一些根本不應該存在的宇宙射線。宇宙射線是同粒子——主要是質子以及一些重原子核組成的,它們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穿過宇宙。地球上能夠探測到的宇宙射線,大多來自一些特別事件,譬如超新星爆炸等。宇宙射線粒子穿越太空后,將會與遍布宇宙的低能量光子互相碰撞,從而漸漸喪失能量。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銀河系外的宇宙射線抵達地球時,由于路上遭遇太多的碰撞,它們的最大能量將只有5乘以10的19次方電子伏特,這一現象被稱做“GXK限制”。
然而在過去的10年中,日本東京大學的科學家通過遍布100平方公里內的111個粒子探測器(AGASA探測網),探測到了好幾次突破“GZK限制”的宇宙射線。從理論上來說,這些宇宙射線只能來自銀河系內,但科學家卻無法找到它們的銀河系來源。
一種可能是,AGASA的探測結果是錯誤的;另一種可能是,愛因斯坦是錯誤的。為了解決這一疑問,科學家在阿根廷門多薩展開了另一項實驗,準備用遍布3000平方公里的1600個粒子探測器對宇宙射線進行探測,以圖解開這一宇宙之謎。
懸案五黑暗物質
上世紀70年代末,美國天文學家維拉·魯賓發現銀河系的一個不規則現象: 根據重力法則,銀河系應該早就土崩瓦解。銀河群星之所以圍繞一個中心點旋轉,是因為相互的重力吸引產生出了一個向心力。然而,銀河系的可見物質質量根本不足以產生這樣巨大的向心力。這就意味著銀河系還存在著一些肉眼看不見的“黑暗物質”。
科學家進而斷定,宇宙中的90%都是由黑暗物質組成的,然而黑暗物質到底是什么,目前沒有一個科學家回答得出來。據美國天文學家維拉·魯賓稱,如果讓他選,他更愿意相信牛頓力學存在問題,也不愿意相信宇宙中存在一些看不見的黑暗粒子。
懸案六黑暗能量
黑暗能量是物理學上最著名、最令人困惑的問題之一。根據萬有引力,宇宙膨脹將會減速,然而1998年兩組美國天文學家在測量一批超新星的飛離速度和距離時,不約而同地得出同一個驚人結果:宇宙膨脹不僅沒有減速,相反正在加速!也就是說,宇宙除了萬有引力外,必定還存在一種更強的斥力,科學家將其稱之為“真空斥力”,對應的能量就被稱為“黑暗能量”,這一發現被《科學》雜志列為1998年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
然而,黑暗能量究竟是如何產生的?與黑暗物質有何關系?它們遵從什么樣的物理定律?科學家至今一無所知。
懸案七“海盜”號發現的火星甲烷
1976年7月20日,“海盜”號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它上面裝有美國科學家吉爾伯特·列文的生命探測設備,科學家們一致同意,如果列文的科學儀器在火星泥土中探測到含有碳14的甲烷輻射,那么火星上就一定存在著生命。“海盜”號的探測結果讓人振奮,它從火星表面鏟出了一些混有碳14養分的土壤,探測結果顯示,有某種火星生物攝下了這種土壤養分,消化后排出了含有碳14的甲烷氣體。
然而,“海盜”號火星探測器上也裝著另一個探測有機分子的設備,該設備卻顯示火星上沒有任何生命信號。許多NASA科學家開始對列文的探測儀器表示懷疑,認為它產生的也許是一個錯誤數據。爭吵持續了近30年,直到“機遇”號、“勇氣”號也飛上了火星,這一爭議仍在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