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信息化已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手段。很多企業已認識到,有不少事情離開信息化就解決不好甚至解決不了。信息中心一度是企業信息化的主力軍,它能否適應新的信息化形勢,關系到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問題。
企業中的尷尬角色
在過去的20多年來,信息中心一直扮演著既沒有什么實權,也沒有太多可支配經費,卻又要承擔企業信息化的尷尬角色。且近年變得日益突出。由于市場競爭加劇、信息技術發展等外部環境已經發生根本變化,信息中心改制不可回避。
信息化建設對信息中心的要求越來越高,管理軟件規模越來越大,幾個人甚至十幾個人難以開發。很多業務不得不外包給專業軟件公司,因為信息中心的軟件開發能力一般無法與這些專業軟件公司相比。一些大型企業的信息中心雖然具有一定的技術實力,但開發效率通常不高;而中小企業的信息中心規模小,開發能力弱,也無法擔此重任。
企業信息化不再是簡單地了解業務部門的信息技術應用需求,而是需要吸納具有先進理念的管理思想,并由此進行業務流程再造。這往往不是信息中心所能勝任的。
現在,越來越多企業要求信息化建設從“信息中心主導”轉為“業務部門主導”,但不少企業的信息中心僅是普通技術部門,地位低于業務部門,其協調能力低,要進行業務流程再造阻力大。
外包改制在進行中
市場競爭加劇是推動信息中心改制的動力之一。據調查,凡是信息化程度高的企業,多數是積極面對市場競爭的企業。他們開展信息化建設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經營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隨著信息化建設社會服務體系的逐步完善,企業不愿養個信息中心,那信息中心的軟件開發、計算機維護等技術服務方面的業務將會逐漸剝離出去,外包給專業的IT公司。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這種“分工協作”的效率是比較高的。對企業自身來說,IT外包有利于集中自己的核心業務;對IT公司來說,IT外包有利于擴大項目來源,通過軟件復用、項目復用降低開發成本,通過減少公司空閑期來提高單位時間的利潤水平;對信息產業來說,IT外包有利于壯大信息產業規模,推動中國信息產業的持續發展。
隨著企業信息化的深度推進,信息中心也在不斷探索:有的改制成了面向市場的IT公司,有的實行“一企兩制”甚至“一企三制”,還有的逐漸轉變職能,更多的還在觀望之中。
2000年4月,以寶鋼計算機公司(前身寶鋼信息中心)、寶鋼軟件公司和寶利公司為基礎,寶鋼組建了由其控股的寶信軟件公司。寶信軟件以合同形式承擔寶鋼的系統維護、應用軟件開發等業務,同時大力開拓外部市場。類似做法的還有中遠集團、中信集團等。
還有的信息中心成為企業的戰略部門。例如,海爾集團的信息中心就和發展規劃部在一起,成為企業的戰略部門。可以預見,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信息化的深度推進,信息中心將逐漸從技術部門轉變為管理部門,最后終將成為戰略部門。
市場是手段而非目的
走市場之路是信息化中心的必然選擇,但選擇走什么樣的道路,則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去仔細權衡。大型企業的信息中心組建面向市場的IT公司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不僅可提高工作效率,還可憑借自己的實力開發軟件進行銷售、承接其他公司或政府部門的信息化項目;但受人員與技術限制的中小企業的信息中心就很難這樣。
其實市場化運作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由信息中心改制而成的IT公司并非都如寶信軟件等那么順利。如有些改制為IT公司,由于缺乏市場經驗、產品定位不準等因素,在市場上闖蕩了一段后無功而返。
不論企業大小都可把IT業務部分或者全部外包,但企業必須有幾個既懂IT又懂業務的人,還必須有一個懂管理的、強有力的CIO。對信息化建設剛剛起步的絕大多數中國企業來說,當前的信息中心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任何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不可一蹴而就,企業領導、業務部門人員對信息化的積極性還需要信息中心去引導。
同時,實行“一企兩制”甚至“一企三制”的信息中心也要處理好“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問題,但要認識到這只是“權宜之策”,并非“長久之計”,面向市場是必然趨勢。目前“先把本企業的信息化工作做好,再到市場上拿單子”的有中石化、上海汽車集團等。
改制后的職能
實踐表明,企業信息化可謂“三分技術、七分管理”。首鋼信息中心總工程師郭雨春說: “很多情況下,信息化效果不佳是管理思想、管理制度落后所致,而信息中心卻成了替罪羊。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局面,最重要的是根據信息化的不同階段,適時調整其職能定位”。
企業信息中心的職能定位不僅取決于信息化的不同發展階段、企業領導的重視程度等,還受到企業規模、行業總體發展趨勢甚至地域環境(如區位等)的影響。總的來說,改制后的企業信息中心可以有如下幾種職能:
(1)管理職能
結合企業發展戰略制定信息化規劃、審批業務部門申報的信息化項目、監督信息化項目的實施以及項目實施中協調部門之間關系等。
(2)情報職能
采集行業動態信息、競爭對手信息、合作單位信息(包括潛在的合作單位信息)、相關產品信息、原材料信息等等,并對這些信息進行分類整理、分析挖掘,從而支持有關領導進行科學決策。
(3)特殊職能
為了不泄露商業機密,涉及企業核心機密的應用系統最好是由自己來開發。由于各個企業的實際情況不盡相同,信息化水平也參差不齊。因此,企業信息中心改制也要多樣化,不可能大家“一個模式”。信息中心改制要循序漸進,不能搞“一步到位”,要讓有關人員做好心理準備,改革工作要逐步推進。
為了更好地推進企業信息中心改革,要盡快建立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包括企業信息化咨詢、監理體系;要加快制定企業信息化標準規范,提高開發效率,減少“信息孤島”;要充分發揮有關行業協會的作用,增進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要建立一套詳細的、合理的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使企業對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心中有數;還要注重投資效益分析。
無論信息中心的角色和職能發生什么樣的變化,為本企業信息化服務的宗旨是不能變的。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思考信息中心的職能定位和發展戰略,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才能最終走上“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