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又稱“石油原油”,是直接從油井中開采出來的一種褐色或黑色粘稠的可燃性礦物油。它經直接蒸餾或裂化等加工過程,可得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固體石蠟及瀝青等產品,也是制造各種溶劑、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的原料。
眾所周知,石油靠開采而得,它屬于不可再生的資源。為延緩石油因過度開采而枯竭,植物學家們試圖通過尋找能生產出石油的植物,改變石油生產依賴于開采不可再生資源的局面。
日本科學家發現了一種芳草類植物,具有很強的光合作用能力,是一種理想的“石油植物”。這種植物生長迅速,一季就能長出3米高;它對生長環境要求不嚴格,僅憑根狀莖上龐大的根系,就能有效地汲取土壤中的養分;尤其是種植成本很低,還不到油菜種植成本的1/3,可它提煉成石油后所產生的能量,卻相當于用菜籽油提煉的生物柴油的兩倍!就產量而言,平均每年每公頃可收獲、提煉12噸“生物石油”。
此外,科學家還找到了香膠樹、銀合歡樹、鼠憂草等多種可直接或間接生產石油的植物。據悉,如今美國種植的“石油植物”已擴大到數十萬公頃,產量超過500萬噸。
(王偉峰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