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24日,宋美齡在美國逝世,引起了海內外中國人的普遍關注。幾十年來,宋美齡以她良好的教養、超人的智慧獲得了世人的尊敬。尤其是在八年抗戰中,她只身赴美宣傳中國人民的艱苦抗戰,博得了美國人民的廣泛同情和支持。她用自己特有的魅力征服了美國。
1942年11月1 7日凌晨,宋美齡秘密飛往紐約,以治療蕁麻疹的名義,開始了這次外交活動。
宋美齡到紐約后,于1943年2月17日在華盛頓拜會羅斯福。
白宮橢圓形的辦公室里,羅斯福坐在輪椅上,親熱地問候宋美齡。宋美齡不慌不忙地從沙發上起身,遞過去一大冊郵票:“尊敬的總統先生,我希望我親自挑選的一點禮物,會使閣下滿意。”
羅斯福突然眼睛發亮,雙手一撐,挺直了身板。當他看清這是中國從前清第一套大龍郵票到民國各時期的珍郵時,欣喜萬分:“這些郵票是罕見的國寶呵,尊敬的夫人,叫我如何感謝您才好呢!”宋美齡早就聽說羅斯福是集郵迷,便四處打聽哪兒有珍郵。交通部長張嘉敖提供了一條線索:敵偽占領的上海原郵政局保險柜里有四大冊郵票。宋美齡立即派軍統特務潛入上海,盜走了郵冊,三冊交國庫,一冊攜往美國贈送給羅斯福。
可是,宋美齡這塊敲門磚,只敲開羅斯福心房的一條縫,她一涉及大規模增加援華經費和空軍力量時,羅斯福便打起了“太極拳”。
宋美齡見很難一下子說動他,就全力以美國公眾和輿論的力量,來推動羅斯福的輪椅。
宋美齡在美國期間,成了新聞人物,無數美國人寄信匯款給她(平均每天達一千多封)。一天黃昏,宋美齡拆開一封發自新澤西州的信件,只見信封里附有一張1937年的新聞照片和一張三美元匯票。照片畫面上上海淪陷后,濃煙滾滾的鐵軌上,一個衣衫破爛的小男孩在寒風里哭號,近處則是被日軍燒毀的一片廢墟。信中表達了一位美國婦女的心聲:“我們雖然窮,但不能無視發生在中國的這場災難,這三美元是我三個女兒捐獻給這個坐在中國某地鐵軌上的苦命的小孩的!”
第二天,宋美齡在羅斯福夫人、副總統華萊士陪同下走上國會主席臺。
會場里立刻一陣騷動,記者們蜂擁而上。宋美齡鎮定地放下演講稿,向議員、記者們點頭致意。她挺挺緊身黑色長旗袍上閃亮的飛翼大扣花(蔣介石所贈,象征中國空軍之母),然后,用一口漂亮流利的英語開始講述中國的戰況……
演講中,宋美齡慢慢舉起一只拳頭,聲調逐漸高昂:“日本在1937年突然對中國發動戰爭的時候,各國的軍事專家均認為中國毫無希望了,但日本未能像它吹噓的那樣使中國屈膝求饒。這時,大家改口說他們過高估計了日本的軍事力量,聊以自慰。然而,當日本背信棄義襲擊珍珠港,熊熊戰火在太平洋地區無情蔓延開來時,他們的鐘擺又擺向另一極端……”她猛力將手揮向半空,“我請大家不要忘記,在四年半的長時間里,只有中國孤軍作戰,承受著日本全面侵略的兇殘暴虐!”
鴉雀無聲的大廳里,議員們的臉漲得通紅。
緊接著,宋美齡又大聲說道:“我希望各位先生,不能‘看人挑擔不費力’,不僅要有理想和宣言,而且必須付諸行動!”她話音剛落,四周掌聲雷動。宋美齡環視一周,抽出那封美國婦女寄給她的信和新聞照片,高聲朗讀一遍后,抬起充盈淚水的雙眼,深情地說:“我們中國有千千萬萬這樣無家可歸的孩子,你們美國也有成千上萬這樣具有人道主義情懷的母親。讓中美兩國攜起手來,同仇敵愾,共赴危難,去迎接勝利的曙光!”全場隨即響起長久的歡呼聲……
宋美齡的演講,通過巨大的無線電廣播網,傳到了美國的千家萬戶,新聞媒介稱她“以魅力征服了這個國家”。《時代》雜志以突出版面報道了宋美齡的演講,封面上刊登了她以淡雅的中國畫為背景的大幅照片。羅斯福夫婦高度贊揚宋美齡作為中國人民的代表,為世界和平作出了貢獻。接著,宋美齡又不分晝夜,會見了美國各階層人士。向他們宣傳中國的抗日事業,努力爭取美援和中國的國際地位。中美友誼,共同抗日一時成了全美的中心話題。一些議員督促羅斯福請求國會,廢除了“限制華人入境法”,允許居留美國的華人成為美國公民。這與不久前美、英兩國取消在華領事裁判權及一系列特權,成為中國在抗戰期間的一件大事。
1943年3月,宋美齡在洛杉磯好萊塢圓形競技場,向數萬美國群眾演講,群情振奮。那天,她隨著洛杉磯交響樂團專門演奏的《蔣夫人進行曲》的旋律,款款步入會場。一開場她就講南京大屠殺,將聽眾帶入到了那個血肉橫飛的金陵古都:“瘋狂的侵略者搶走了受盡折磨的人們的所有生活資料,侮辱我們的婦女,把所有健壯的男人趕到一處,像捆牲口一樣把他們拴在一起,強迫他們自己挖墳,最后把他們踢下坑去活埋了!”她激昂地對著憤怒的聽眾呼喊道:“滅絕人性的日寇,殺死我中華三十萬骨肉同胞,上至白發蒼蒼的老人,下至母親肚子里的胎兒,長江為之鮮紅,下關為之阻塞。啊,我災難深重的祖國!”此刻,臺下已傳來哭聲。最后,宋美齡昂然地表示:“但是,中國人是殺不盡的,他們正以自己貧弱、痛苦、剛強的身軀沖向敵陣,最后的勝利必定是屬于我們的!”
在場的數萬聽眾都被深深打動了,富翁掏出支票,婦女摘下金項鏈、金戒指,學生獻上心愛的鋼筆,大把大把的美鈔,雪花般飄向講臺……
隨著盟國軍事行動的進展,美國急需加強與中國的結盟,同時也由于宋美齡成功的外交活動,羅斯福終于決定增加對華軍援,一下給了蔣介石政府七億美元貸款。
宋美齡在美國各地作了幾十場演講后回到華盛頓,又向羅斯福提議,召開一次各大國首腦會議,來解決一些國際事務。隨后,她展示了一張白紙,鄭重提出:一、琉球群島、東北、臺灣將來應歸還中國。二、關于香港,其主權應屬于中國,但可以劃為自由港……
羅斯福沉思片刻道:“夫人所言有理,我正考慮召開盟國首腦會議。現在,我只能同意派兩個師赴緬甸作戰;大連、旅順、臺灣,由中美海軍共同使用。請夫人將這些轉告蔣委員長。”
1943年7月4日,宋美齡結束了這段歷時七個半月,往返旅程達五萬英里的北美洲之行。
(黃維海薦自《傳奇·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