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上播了一段紀錄片,敘述曾經(jīng)紅極一時的知名童星在沒落了之后,依舊無法忘懷過去光榮歲月,而仍不斷想要東山再起。
未能從童星順利轉型成為演員的他,輾轉做過SM秀的演員、酒吧店長及不動產(chǎn)等行業(yè),在四十歲的現(xiàn)在,終于有了穩(wěn)定的工作,結了婚,也有了小孩。
“不過,曾經(jīng)站在舞臺上享受過掌聲的人,絕對很難忘記那種快感。真希望能再重新體驗一次。”他說。
同時期,原為偶像歌手,曾參加某綜藝節(jié)目演出的一位女藝人同樣有感而發(fā):“我忘不了站在舞臺上的快感。”
但我卻不同。我曾經(jīng)接受邀請,幾次在舞臺燈光的投射下,站在幾百個聽眾面前公布評審結果及演講。“不行!再也不干了!”對我來說,站在眾人面前,除了痛苦之外,什么都沒有。
所以說,并不是所有的人站在舞臺上接受過聚光燈的照射,都會永生難忘。
曾經(jīng)有個研究教育的學者跟我這么說:“所謂老師,其實就是喜歡自言自語的人所從事的工作,這種人聽不進別人說的話,所以學生的話也聽不進去。比如說校長,應該很喜歡在臺上講話吧!”
這么一說,我才想起我一直想不通為什么校長致詞不管是在哪里總是又臭又長,原來校長是愛說話的人當?shù)模?/p>
我有一些想當護士、當空姐的朋友,對于不擅長照顧別人的我來說,實在很懷疑她們?yōu)槭裁催x擇這樣的工作,但是這樣的人就是能從照顧別人之中獲得快樂。
所以說,人們會選擇可獲得高度快樂的職業(yè)。
然而天不從人愿者便在于,很多時候,快樂的工作未必跟當事人的才能成正比。
比如說演技不好但是喜歡生活在舞臺燈光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由于人是受到快不快樂左右的動物,所以可能很多人終其一生都不曾發(fā)現(xiàn)潛藏于自己心靈深處的才能吧。不過這總比明明沒有才干,只是因為快樂,便抓著不放地把自己的一生都浪費在某個領域好。
有一次我去剪頭發(fā),設計師知道我是漫畫家以后非常驚訝,還十分佩服地說:“那不是一整天都坐著畫圖嗎?好厲害啊!”
“可是就我看來,站著剪一整天的頭發(fā)的設計師才比較厲害!”我回答。我只要站一個小時,腳就會腫!
“我覺得站著比較舒服,坐下來寫東西才讓我頭痛!”
這位設計師找到了他的天職。
(李蕓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