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即石炭巖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所溶蝕形成的天然巖溶洞穴。從洞頂流下或地下涌出的石炭巖溶液經過漫長年代的發育,構成了一幅幅夢幻世界的溶洞奇觀。它與普通的地表景觀而言,其溶洞景觀,溶洞生物,洞口附近的古建筑以及與巖溶洞穴密切相關的古代宗教文化更具有獨特的魅力。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山東省有關部門在風景秀麗的魯中南山區,先后發現150多處地下溶洞,有的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有的則是近幾年新發現和新開發的。目前已被開發為旅游景區、景點的棗莊市山亭區黃龍溶洞、雙龍溶洞;臨沂市沂水縣地下大峽谷溶洞、地下畫廊溶洞;淄博市博山區樵嶺前溶洞、朝陽溶洞和沂源縣九天石花洞、珊瑚溶洞、石龍溶洞等10多處造化神奇的地下喀斯特(巖溶)景觀,成為中國江北精品景觀溶洞數量最多、最為集中的省份,并已成為山東旅游業蓬勃發展的新亮點。
在這些被開發的溶洞中,可謂各具特色,異彩紛呈,都閃爍著迷人的光彩,人游其間,如行畫中。
如在被譽為“江北地下河漂流第一洞”的地下大峽谷溶洞,兩壁如刀削,流水潺潺,紿人以驚險刺激;走進地下畫廊溶洞,萬般奇幻的大面積鐘乳石、石筍及怪異的卷曲石樸面而來,如行走在一處塵封百萬年的地下藝術殿堂;而在全國稀有景觀類型最多的九天石花洞,成片的球粒狀、蘑菇狀、樹叢狀、針葉狀結晶體石花、石蓮、石珊瑚,玲瓏剔透,栩栩如生,貫穿整個洞體,令人目不暇接。被中國地質學會洞穴專家、教授評定為“九天洞石花,類型之多,面積之廣大,國內外無與倫比”,并稱其為“中國溶洞精品景觀博物館”。
據地質部門專家介紹,位于魯中南地區的溶洞洞體,長度多在幾百米至幾千米,是由一條西南-----東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地形裂隙發育而成。它發育于古生代奧陶紀時期石炭巖巖層中,距今約4億年至5億年,而溶洞的形成則只有100萬年左右的歷史。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物質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外出觀光旅游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許多旅游者在習慣了觀看山水風光和欣賞文化遺產之后,開始對巖溶洞穴——一個完全黑暗而又神秘的地下世界產生濃厚興趣。據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已經有400多處溶洞對游客開放,每年接待海內外游客約4000萬人次,豐富的溶洞資源正在為一些省區創造大量的財富。至目前,山東省的10多處溶洞旅游景區和景點已接待國內外旅游者達120多萬人次,已顯露出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發展前景。
溶洞,這一造化神奇的溶洞景觀,已經成為山東省重要的地質旅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