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宋真宗景德年間,淮陽縣余家莊有個叫余天佑的厚道農夫,終年在田間操作,不畏辛苦,日子過得倒也殷實。
這一年的春天,余天佑的老母染上傷寒,由于一時手頭拮據,余天佑便向同村好友賈天恩借銀三十兩。因數目較大,為表誠意,余天佑主動將自家祖傳一尊價值千金的翡翠觀音作為抵押,交于賈天恩,說好等還了銀子就將觀音收回。
賈天恩在余天佑家曾見到過這尊翡翠觀音,心里非常喜愛,早已有心圖之,只是苦于沒有機會。這次余天佑主動將這尊翡翠觀音送上門來,賈天恩捧在手里仔細把玩,只見它高約六寸,雕工精細,玲瓏剔透,真是讓人愛不釋手,訛詐之心頓生。
秋后,余天佑出糶過余糧,湊足三十兩紋銀來到賈家,感激地將銀兩遞于賈天恩道:“多虧天恩兄慷慨救助,如今老母已病體康復,所借紋銀三十兩現一并歸還,請天恩兄將翡翠觀音拿出,讓小弟帶回。”
賈天恩聽了余天佑的話,假裝詫異道:“天佑賢弟,你我多年好友,借錢我都沒有讓你寫字據,更不用說以物抵押。我何時見到過你的翡翠觀音,真是無稽之談,豈有此理!”
余天佑見賈天恩翻臉不認賬,便知他已有訛詐之心,不禁心中大怒,價值千金的祖傳寶物豈可輕易讓人訛去?便一把拽住賈天恩,來到淮陽縣衙,擊鼓鳴冤。
淮陽縣令胡鴻之,綽號“胡混之”,聽到有人擊鼓,便穿了官服升堂理案。胡縣令聽了原告被告的申訴后,審來審去審不出個頭緒來。由于原告余天佑拿不出證據,胡縣令無奈,便糊里糊涂地將余天佑判為誣告,最后杖責二十下方才結案。
余天佑一瘸一拐地從衙門里出來,想到自己被人訛去寶物,反而挨了頓打,天大的冤枉一時想不出辦法,便在道旁痛哭起來。人們見一漢子大白天在道旁痛哭,感到奇怪,便紛紛上前詢問。余天佑將實情哭訴眾人,眾人都搖頭嘆息,深表同情。
這時人群里有人說道:“你這漢子,聽起來你很有理,可對簿公堂重在證據,你把事情的前后經過詳細對老夫講來,老夫替你寫張狀子,或許能將寶物索回。”
余天佑聽了這番話,抬頭一看,原來是位年近七旬的老者,頭發灰白,身材削瘦,兩眼卻鷹一般地明亮。余天佑如同落水之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趕緊起身給老者行禮。經與老者相談,知道老者姓蔣,曾在縣衙里任書吏多年,便把事情原委詳細地告訴了老者。老者聽后對余天佑說道:“淮陽縣令是個糊涂官,你若想要回你的翡翠觀音,可到江陰縣找盧縣令告狀。只是淮陽人到江陰告狀屬越界告狀,不知盧縣令接不接你的狀子?”
聽了老者的話,余天佑的心又涼了半截。老者接著說道:“不過辦法倒是有一個,不知你有沒有膽量?”余天佑聽了,馬上對老者保證道:“老人家,只要能要回我家祖傳的寶物,我豁出去了。你說吧,我一切都聽你的吩咐。”
老者聽了余天佑的話,對他說道:“好,只要你依我計行事,我保你能如愿以償。”于是老者給余天佑寫了狀子,又對他耳語了一番……
第二天,余天佑揣了狀子,來到江陰縣衙附近等著。將近午時才見盧縣令的轎子從東向西緩緩而來,余天佑便照老者的吩咐往地上一躺,擋住了轎子的去路。盧縣令見轎子停下來了,掀開轎簾一看,見有人橫在路上,便伸出頭來大聲喝道:“哪里刁民,竟敢攔本官的轎?”
余天佑此時確實有些害怕,不過事已至此,只好豁出去了:“我乃淮陽縣黎民,你這江陰縣官員能管得了我嗎?”
盧縣令名仕琳,是咸平年間進士,在江陰任縣令多年,三十五六歲的年齡,精明強干,曾破過不少疑難雜案,很受江陰百姓愛戴。聽了余天佑的話后感到奇怪,知他話里有話,便對余天佑喝道:“天下官管天下事,何分淮陽江陰?本官如何管你不著?左右與我押回縣衙嚴加懲處。”
余天佑被押到江陰縣衙后,跪在盧縣令面前,手捧狀子高聲喊道:“盧大人,小民冤枉,請青天大老爺明斷。”
盧縣令聽余天佑喊起冤來,便接過他的狀子看了一遍,隨后對他說道:“你這漢子,淮陽也有父母官,為何跑到江陰來告狀?即便你有理,本官也不能越界辦案,你還是回去吧。”
余天佑見盧縣令不想管他的事,便按老者的吩咐對盧縣令道:“大人,你剛剛說過‘天下官管天下事,何分淮陽江陰?’怎么現在又不算了?只因淮陽縣官斷案不明,小民久聞大人英名,這才越界來江陰告狀,請大人千萬主持公道。”
盧縣令聽了余天佑的話,心想:盡管小心,還是中了他的圈套。也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我既說了“天下官管天下事”,豈能不算?難得他有如此心計,興許他真有冤屈,便接下了余天佑的狀子。
盧縣令將余天佑的狀子仔細看了兩遍,又詳細詢問了事情的經過,覺得這漢子不像在撒謊,可又沒有證據,如想審清此案必須拘捕賈天恩,拘捕賈天恩定要驚動淮陽縣,如有人告我越衙辦案,豈不是打不著狐貍反惹一身臊?心里便憂豫不決起來。后來盧縣令看到余天佑的狀子里有“賈天恩反賴我是誣告”的字樣,便眉頭一皺,計上心頭來,頓時精神一振對余天佑道:“準告,五日后審理。”
第二天,淮陽縣接到江陰縣的一份公函,說是江陰縣捕獲江洋大盜一名,經審定證據確鑿,罪惡累累,該犯已供出淮陽縣賈天恩系同伙,望貴縣密捕后押送江陰。
胡縣令看過公函后,知是大案,非同小可,不敢怠慢,連夜派人將賈天恩拘捕,送至江陰。
盧縣令差人送走公函后,從獄中提取了一名偷兒到內堂,告訴偷兒有個立功減刑的機會,問他可愿配合。偷兒聽了,連連磕頭道:“愿聽大老爺吩咐。”盧縣令對偷兒道:“有個叫賈天恩的人,訛人錢財,改天老爺審案時,你只要一口咬定他是你的同伙,其它不要多說。事情辦好后,老爺自會提前放你出獄。”偷兒聽了道:“大人放心,小人一定將事情辦好。”
到了第五天,盧縣令升堂問案,將賈天恩和偷兒一起提上堂來。盧縣令指著賈天恩問偷兒道:“你可認得此人?”偷兒答道:“認識,我和他共事多年,好多珠寶還存放在他家。”賈天恩聽了,頓時嚇癱在地,連聲喊冤。
盧縣令對賈天恩喝道:“大膽刁民,偷盜成性,罪惡多端。如今鐵證如山,還不起快招來,免得皮肉受苦。”賈天恩此時已嚇得肝膽俱裂,對盧縣令哭訴道:“大老爺,小人一貫謹慎守法,根本不認識此人,哪有什么珠寶藏在家中?”
盧縣令冷笑一聲道:“好個刁民,事到如今還不認賬。好吧,你把你家財物寫張清單出來,待老爺派人到你家搜查對證,倘若真的沒有贓物,老爺自會還你一個清白。如若搜到贓物,哼!豈不聞‘民心似鐵,官法如爐’,到時不怕你不招認。”
賈天恩苦思冥想之后把家中財物一一寫在紙上,其中就有朋友抵押的翡翠觀音一尊的字樣。
盧縣令看了清單后,厲聲喝道:“好個刁民,既然一貫守法,為何訛人翡翠觀音,傳余天佑上堂。”
賈天恩作夢也沒有想到余天佑會來到堂上,知道訛人之事東窗事發,他只好一五一十地交待了訛余天佑翡翠觀音的經過。
盧縣令見賈天恩已認罪伏法,便當堂差人去賈天恩家搜出翡翠觀音。交給余天佑后,又將賈天恩犯罪事實寫明,差人押解到淮陽縣處理。
盧縣令以訛治訛的故事在當地迅速傳開,成為人人稱頌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