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諷日寇
西晉時有個才子叫潘安,才華橫溢,英俊瀟灑。每當外出時,總有一些多情的姑娘追逐著向他拋擲梨子、蘋果等。1935年,郭沫若在流亡日本期間,經常參加留日學生和華僑的聚會,這使日本當局極為不滿。一次,郭沫若在一個集會上演講,幾個日本便衣特務混在人群中,不停地往講臺上拋擲梨子蘋果等東西,企圖破壞演講。散會后,幾個日本記者追問郭沫若對此有何感想,他微笑著隨口答道:
妄把梨兒充炸彈;誤將沫若當潘安。
郭沫若這副對聯借古諷今,巧妙地諷刺了日本當局的無恥舉動,又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1936年6月18日,蘇聯無產階級作家高爾基逝世了。在當年9月19日,我國文學家魯迅先生也離開了人間。遠在日本的郭沫若聽到這些不幸的消息,十分悲痛,當即寫了副挽聯,以悼先賢。聯云:
方懸四月,疊墜雙星,東亞西歐同殞淚;
欽誦二心,憾無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郭沫若把高爾基和魯迅比作隕落的兩顆巨星,并對自己沒有機會和魯迅先生會過一面深表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