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年間,長麟任浙江巡撫時,了解到一個姓史的縣令貪利虐民,他每夜出衙閑逛,只要聽到市上百姓交頭接耳,便誣其在毀謗官府,要差役捕押回衙,苦刑敲打,勒索錢財,直弄得人家傾家蕩產、妻離子散才肯放人。因此,民間畏官吏如畏虎狼,互相告誡平日說話留神,最好裝聾作啞。
一日晚,長麟微服私訪,巧遇前呼后擁的史縣令。那史縣令一見長麟,慌忙下轎,笑問巡撫大人為何微服夜行,長麟答以“查夜”。長麟反問之,史縣令亦答以“查夜”。于是長麟對史縣令道:“你既是查夜,為何帶這么多隨從?干脆叫他們回去,你換上便裝,隨我一同走走吧。”史縣令只得從命。
二人拉著手便步而行,來到一家酒店。
長麟把酒家叫來,問道:“貴店近來生意如何?”酒家苦臉訴說縣老爺巧立苛捐雜稅,百姓民不聊生之苦。并例舉了史縣令害民十余件事,說時憤激之情形之于色。
坐在一旁的史縣令聽了如坐針氈,既不敢發作,又不敢離開,恨不得一口將酒家吞下肚去,心中想:我總有一天要叫你不死也要脫層皮!
長麟揣測到史縣令的內心活動,便不動聲色地付清酒資出店,對史縣令說:“這種無知小民胡說八道,誣蔑官府,你不必與他計較。”
二人分手后,長麟重又回到那酒店,要求借宿。酒家不肯,長麟說:“你闖下大禍了,今晚必有大難,我是特地來保護你的。剛才和我一起飲酒的,就是你們縣的縣太爺,你今天當著他的面罵他個狗血淋頭,他會輕易放過你嗎?”
酒家嚇得面無人色,向長麟求計。長麟安慰他說:“不用怕,有我在,無妨的。”
半夜,來了幾個差役,手持鐵鏈,因為不了解長麟的身份,便將酒家和長麟二人都鎖起來,一起押解到縣衙,。
第二天,史縣令高坐堂上,怒氣沖沖,喝令帶來的人犯一齊跪下。而長麟則以氈帽遮臉,不肯下跪。史縣令心疑,下座揭下氈帽一看,原來是巡撫大人,頸項上還垂著鐵鏈,頓時大驚失色,摘下烏紗,“撲通”跪下以額撞地,口稱:“卑職該死!”
長麟當即升座,對史縣令說:“我久聞你許多劣跡,卻無證據,今日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你還有什么可以抵賴的!”
史縣令啞口無言,低頭服罪。長麟當場收了他的官印,將其撤職查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