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清江邊有一戶姓趙的人家,家中養了四個兒子。這四個兒子是一不缺胳膊少腿,二不歪脖扭胯,可就是腦子不那么活絡。眼看著兒子們一天天長成了大人,然凡事還得做父親的一點點的操心,急得那做父親的是整天哀聲嘆氣。
后來,有位好心人給那做父親的出主意說,我看你這四個兒子腦子不活絡,也不像是從娘肚子里帶來的大毛病,不妨將四個兒子送到對河的清林寺村去住一段時間看看。清林寺人好制謎猜謎,那是個動腦子的活,讓這四個小子跟著他們制謎猜謎也混上一陣子,或許能讓他們的腦子變得活絡一些,開竅一些。
那做父親的一聽也是,兒子有一個遠房娘舅就住在對河的清林寺村。于是,趁著農閑的時候,那做父親的就帶上錢糧,將四個兒子一齊送到了他遠房娘舅家。并約定,待住滿一個月后,就由大兒子帶著眾弟兄一齊回家,到時家中父母在家做好飯菜等他們回來后一同吃午飯。
轉眼間,一個月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到了那天,想兒心切的父母早早地就備好了飯菜,只等兒子們一回來就開飯??衫蟽煽谑卦诩议T口,一等也不見兒子們回來,兩等也不見兒子們回來。那做父親的站在門口的老樟樹下,一直守到日頭落山,牛羊歸圈,才看見兒子們在老大的帶領下,嘻嘻哈哈地從河坡爬上來。
那做父親的本來就對這幾個腦子不活絡的兒子出門在外一直不放心,害怕他們回來時動身遲了晚上走失,才反復叮囑要他們早早趕回來吃午飯?,F見他們還是一路游玩,挨到了天晚才進門,不覺有些惱怒,說:“我跟你們說得清清楚楚,讓你們早早動身上路回家,家里人等你們回來后好吃午飯。你們倒好,挨到這時候才回來?說都干什么去了?”
四個兒子想,出門了一個月才回來,沒想這一回來還未進家門就先把老父親給惹煩了,心里很是過意不去,站在堂屋中,是你望著我,我望著你,嘴里咕嚕了半天,最后才說,是因為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河邊柳樹下有兩個老人對坐在石凳上,在玩一種有趣的游戲,他們在一旁看耽誤了的。本來大伙只想看一會兒就走人的,不想一看就看入迷了,直到太陽偏了西才想起回家……。
那做父親的一聽,呵!是什么游戲???還能讓你們幾個一看就半天?那你們倒是說給我聽聽看!
四個兒子一見父親問及起路上所見的游戲,便立刻一下子全來了精神。老大說:“那游戲是‘喊吃沒有嘴,喊走沒有腿,過河沒有水,死了沒有鬼。’”老二接著說:“說起來是‘兩國交戰,兵強馬壯,馬不吃草,兵不吃糧?!崩先龘屔弦徊?,說:“您看它‘你也十六,我也十六,說起來是一母所生,卻兩樣面目,雖日里同行,夜里同宿,因為斗氣,卻一世不睦?!崩纤淖詈髷[了擺腦袋說:“真可謂是‘平原場壩四角周,馬過江河水不流,一人設下連環計,江山不敗家不丟’??!”
四個兒子你一言,我一語,說的那做父親的一時云里霧里,半天也沒想明白。心想,我這蠢兒子到清林寺才去了一個月,回來說話就一套一套的,嘿!看來這制謎猜謎還真能讓人漲學問吶!
聰明的讀者,你知道他們說的是什么游戲嗎?
(答案:下象棋)
不好說的生意
民國初年,陸城街上最熱鬧的十字路口新開了一家店鋪。
老板是個笑瞇瞇的大胖子,要說老板和店員待顧客的態度,那真是沒說的。可不論他們的態度如何如何地好,然生意就是沒能很好地做起來。甚至,連人們從店門前街上經過,看都不愿多看它一眼。
后來,老板一想,既然大家看都不愿看,就干脆來個不讓大家看,索性把店門都給掛上了看不透的門簾子。看不見店內的東西,讓顧客怎么知道這店鋪做的啥生意呀?不過,老板自有辦法。就在這厚門簾子掛起的第二天,一副楠木雕刻的對聯,就很是醒目地也跟著給掛了出來。那對聯不僅寫得有章有法,而且內容也很奇特。只見那上聯寫著:“這買賣稀奇,人人怕照顧我,但都得照顧我?!毕侣搶懼骸澳菛|西古怪,個個怕親近它,又必須親近它。”
那楠木對聯一掛出,做啥生意,熟知的人們不用進店,一見便心知肚明。就這樣沒過多久,那店鋪的生意居然一下就給做起來了。
一位外地人路過陸城,聽說了這件事后,甚感稀奇。于是便專程跑到十字街頭的店鋪門前來看個究竟。
那外地人站在店鋪門前,隔著厚厚的門簾,嘴里嘮叨著那如廣告般的對聯,愣了半晌,硬是沒弄明白那店鋪到底做的是啥生意。末了,只好去請教街旁一位閑坐的老者。沒想那老者聽了,漫不經心地說了一句:“做啥生意?不就是那‘置間屋兒不蠻深,到老只住一個人’的生意嘛!”結果,將那外地人是說得更不明白了。
聰明的讀者,你知道那店鋪做的啥生意嗎?
(答案:棺材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