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氣喲,灌氣喲。”灌氣人手提小喇叭發出的噪音回蕩在院子里,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這洪亮的叫喊聲吵醒了正在甜夢中漫游的我。我一骨碌爬起來,穿上衣服,走到陽臺上,揉著惺忪的眼睛對著下面喊道:“誰呀?吵死人啦,還讓不讓人睡覺?”那個灌氣人不理會我,繼續喊著:“灌氣喲,灌氣喲……”我實在忍無可忍,便瞪了他一眼。哇!他長著滿臉的麻子,穿著一身臟兮兮的衣服,簡直就像一只癩蛤蟆。于是,我靈機一動,想到了我的“搗蛋神功”。
我隨口編了一支歌謠,搖頭晃腦地唱起來:“麻子麻精怪,偷人小白菜,烏龜撒泡尿,趕走麻精怪。”那個灌氣人生氣地抬頭望了我一眼,又不屑地唱起了他的“灌氣歌”。
下午,灌氣人又來了。一大早吵人睡覺還不甘心,下午又來打攪我做作業,看來他是存心跟我過不去,我也豁出去了!
于是,我跑到陽臺上大聲喊:“我家要灌氣!”話音沒落我就趕緊蹲了下來,隨后又伸著小腦袋從陽臺的縫隙里偷偷地觀看。灌氣人顯得很高興,四處張望著在尋找要灌氣的人。我看著他那副認真的樣子,忍不住偷偷地笑了。灌氣人瞧了好半天,沒有找到對象,只好怏怏地推車往院外走去。趁他低頭的時候,我把從神農架買回來的一條假蛇扔了下去,正好落在他的面前。灌氣人被嚇了一跳,下意識地后退了幾步。我顧不上嬉笑,趕緊扔下幾塊小石子。“砰砰”幾聲,猶如下起了冰雹。其中一塊打中了他的左臂。他揉了揉,悶悶不樂地推車走向院門。
我想:“哼,活該!誰叫你天天煩人呀,報應!”
我高興地沖下樓撿起我的假蛇,正準備上樓的時候,一不小心踩上了我扔下來的石子,重重地摔了一跤。我揉了揉摔痛的屁股,慢慢地爬起來。灌氣人見我摔倒了,好像是他的過錯似的,趕緊停下自行車跑過來扶起我,還關心地問:“小朋友,沒事吧?”他一點兒也沒記仇,好像我倆之間什么也沒發生過似的。
我紅著臉說:“謝謝,沒事。”他見我沒事,就一聲不響地走了。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我開始責備起自己來。他真是一個好人啊,成天走街串巷多辛苦呀,雖然喊聲影響了人們的休息與工作,可他更多的是給人們帶來了方便。而我,才是一只不該搗蛋的“貓”。看來,我也該向淘氣徹底說“拜拜”了。
(指導老師:鄒先平)
指點迷津
行動描寫就是對人物行為動作的描寫。觀察一個人的行為就可以了解他的精神面貌,就可以揭示他的內心世界。所以,描寫人物行為也是刻畫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對于展示人物性格特征及其發展很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