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于去年9月正式實施,它是在1995年試行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試行)》(以下簡稱《試行條例》)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條例》主要在三個方面對《試行條例》作了修改和完善。
對黨員的權利作了進一步規范
《中國共產黨黨章》(以下簡稱《黨章》)對黨員權利的規定大致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參與黨內日常活動的權利,二是對黨組織和其他黨員進行監督的權利,三是維護自身政治權益的權利。《條例》的修改,使《黨章》關于黨員權利的規定更加具體、完善。如第十三條第二款把《試行條例》第十五條第二款“黨員對于黨組織給予本人或其他黨員的處分、鑒定、審查結論或其他處理不服,有權逐級向黨組織直至中央提出申訴”修改為“黨員對于黨組織給予本人的處分、鑒定、審查結論或者其他處理不服的,有權向本級所在黨組織、上級黨組織直至中央提出申訴;黨員認為黨組織給予其他黨員的處分、鑒定、審查結論或者其他處理不當的,有權逐級向黨組織直至中央提出意見”。把黨員對自己本人問題的申訴與對他人問題的申訴分別進行規定,實際上擴大了黨員對本人申訴對象的選擇權。再如第九條第一款把《試行條例》第十一條“批評信件只能寄送被批評對象及其所在的黨組織或上級黨組織”修改為“批評意見應當按照規定送被批評者或者有關黨組織”。把“只能”修改為“應當”,把“所在黨組織或上級黨組織”修改為“有關黨組織”,實際放寬了送達批評意見的限制。
對黨員權利的保障措施作了進一步規范
《條例》第三章關于黨員權利保障措施的規定有15條之多,既對《試行條例》所規定的8條措施進行了修改,又增加了許多新的條款,從而使黨員權利的保障措施更加具體、完善。如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黨組織作出的決議、決定,按照規定及時向黨員通報”,這實際上就是進一步保護黨員的知情權;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黨的地方組織、基層組織應當認真組織黨員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貫徹落實黨的政策的有關問題進行討論”,這實際上就是進一步保護黨員的參與權;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不得以任何方式追查選舉人的投票意向”,這實際上就是進一步保護黨員的選舉權;第十九條第二款把《試行條例》第十九條第二款中“要保護檢舉人和控告人”的規定修改為“黨組織要建立健全保護揭發、檢舉人權益的制度”,這實際上就是要求用制度來保護黨員的監督權;第二十七條規定,“企業、農村和街道、社區等黨的基層組織應注意維護流動黨員的民主權利,保障其正常行使”,這實際上就是進一步保護流動黨員的合法權益;第二十八條規定,“對于確有實際困難的黨員,其所在基層黨組織或者上級黨組織可以給予適當幫助并鼓勵黨員之間開展互助,為黨員正常行使權利創造條件”,這實際上就是進一步保護工作和生活有困難的黨員的合法權益。此外,第二十五條還對進一步保護涉嫌違紀黨員的正當權益作了明確規定。
對保障黨員權利的責任作了明確界定
保障黨員權利是各級黨組織和每個領導干部應盡的義務,這是《條例》的一項基本要求。《試行條例》只在第三十一條規定:“保障黨員權利是黨的各級委員會、紀律檢查委員會的重要職責,也是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的重要職責。黨組織在保護黨員權利方面失職,必須追究該組織及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而《條例》不但增加了黨的工作部門這一黨員權利的保障主體,還在第二十九條專門規定,黨的各級組織應當嚴格執行黨員權利保障方面的方針、政策和黨內法規,貫徹落實上級黨組織和同級黨的代表大會關于黨員權利保障方面的決議、決定,明確同級紀委和黨委工作部門、直屬機構、派出機關以及相當于這一級別的黨組(黨委)在黨員權利保障方面的任務和要求,督促下級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切實履行黨員權利保障方面的職責;在第三十條專門規定,黨的各級紀律檢查機關要積極受理有關黨員權利保障方面的檢舉、控告和申訴,檢查和處理侵犯黨員權利保障方面的案件,對黨的領導干部和下級黨組織履行黨員權利保障職責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在第三十一條專門規定,黨的組織、宣傳等工作部門要結合自身職能和實際工作,抓好黨員權利保障工作的落實;在第三十二條專門規定,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應模范遵守和嚴格執行黨員權利保障方面的規定,采取切實措施抓好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黨員權利保障工作的落實。同時,《條例》第三十三條還明確規定,對于在保障黨員權利方面失職、瀆職的,按照規定追究有關責任者的責任。這就為黨員權利的實現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