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最新人事調整
文/岳生
吳儀“陪同會見”的玄機
4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免去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兼任的衛生部部長職務,任命高強為衛生部部長。
4月30日,吳儀陪同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會見了來訪的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一行。由于吳儀并不是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成員,所以,她的參與讓不少政治觀察人士感到費解。
謎底旋即揭開,5月3日國臺辦主任陳云林在上海宣布,大陸送臺灣的“三大禮”中就包括放寬臺灣產水果在大陸的銷售品種和實行零關稅及方便通關。其中,準入大陸的臺灣水果將由時下的12種擴大到18種,并對其中10多種實行零關稅等。
政治觀察人士分析,中共中央為推動兩岸和平發展,有可能新成立對臺經貿工作小組或“臺灣農產品輸入工作小組”(對臺農業工作小組),而有著豐富經貿工作經驗的吳儀,很有可能擔綱此項極富挑戰性的工作。
在連戰訪問中,意義重大的是在此次“胡連會”中“兩岸共同市場”概念的提出。連戰說:“‘兩岸共同市場’這個概念的意義相當重大。因為兩岸經濟合作的架構,假如沒有的話,這種零零散散的做法雖然有效果,但不會太大。今天經濟合作假如能夠成立一個架構,那真正可以借用市場的機制全面地整合,這個餅會做得越來越大,力量也越來越強?!?/p>
“兩岸共同市場”概念的提出者是前國民黨副主席蕭萬長。“兩岸共同市場”主要參考歐洲共同體,從降低貿易障礙開始,擴大到商品、資金、服務、資訊等方面的全面自由化,進而發展到經濟政策協調等。
具體做法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推動兩岸經貿關系正常化,達成“三通”,有秩序地結束雙方直接投資限制,并在產業界建立策略合作關系。第二階段,調和兩岸經濟制度,建立兩岸準自由貿易區安排。兩岸在解除非關稅障礙及推動經濟制度及標準化作業后,可提升經濟合作層次,如共同研發新技術、開發經濟區等,并簽署“兩岸共同市場協議”。第三階段,實現兩岸經濟全方位整合,實現“兩岸共同市場”。
同時,“兩岸共同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后,雙方可展開全方位經濟整合,包括貨幣同盟、稅制合作等。不過,按蕭萬長所提,具體做法需看兩岸實際發展進程調整。
“兩岸共同市場”避開臺灣不愿意接受的“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CEPA)及具主權象征意義的“自由貿易區”(FTA)。
看來,對臺經貿工作的重擔未來將落在吳儀的肩上。
西藏出政壇新星
兩會閉幕后的一個月中,開始掀起新一波人事調整。此次調整涉及廣東、廣西、安徽、河北、重慶、新疆、西藏7個省、市、自治區,公安部、水利部等6個中央部委局,1家國有銀行。這次變動中的某些細節,引起了海內外的關注。
中國人民大學毛壽龍教授認為新一輪的屆中人事調整以副省、副部級人事為主,省級黨委班子的屆中調整從去年底已開始,在人大、政協兩會召開前曾有一波高潮,目前調整具有連續性。
這輪調整中最引人注意的是西藏和新疆,1963年4月出生的胡春華升任西藏黨委常務副書記,是本次變動中最為人矚目的人事調整。胡今年才42歲。
1979年,胡春華以全縣文科狀元考取了北京大學,從鄂西北山區來到北京,198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被評為應屆優秀畢業生,主動申請去西藏工作。
到西藏自治區工作之后,胡春華從基層做起,歷任西藏自治區團委組織干事,西藏青年報社負責人,拉薩飯店人事部副經理、黨委副書記兼人事部經理。
他24歲時正趕上大力提拔年輕干部之機,出任共青團西藏自治區委員會副書記。
1992年3月,自治區黨委決定他任林芝地區行署副專員,而9個月后胡春華就被調回拉薩出任共青團西藏自治區區委書記。
1995年7月,胡春華調任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擔任實職,成為西藏地方的一名大員。胡春華擔任地區專員之后,親自帶領技術人員徒步踏勘線路,沿途與建設者共謀加速公路建設大計,落實各路段施工措施,現場解決施工中的困難。為修通墨脫公路,胡春華就這樣走了半個多月。
就在這段工作期間,1996年9月,胡春華被抽調中央黨校培訓部中青班學習,中青班專為省部級領導干部培養后備力量,從報名招生到審查把關由中組部直接管理。中青班的學員以正廳局級干部為主,高學歷和低年齡趨勢明顯。
1997年年底,從中央黨校學習完畢的胡春華沒有返回西藏原來的崗位,而是出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1998年11月后擔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兼全國青聯副主席,時年34歲。
4年后,2001年7月,胡春華返回西藏出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9月起擔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區直機關工委書記,2003年11月出任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政府常務副主席。
又兩年,2005年3月,胡春華擔任了自治區黨委常務副書記、自治區政府常務副主席,一時成為熱門人物。
“人事收權”
組織人事部門自身調整也是一大看點。
3月,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黨組成員、中紀委駐新聞出版總署紀檢組長任澤民調任山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而在此之前的1月,貴州省委常委兼省國資委黨組書記段敦厚調任安徽省委常委兼組織部長,山西省晉城市委書記張少農調任貴州省委常委兼組織部長。2004年10月調入黑龍江的國家發改委人事司司長龍新南也在2005年1月開始接任省委常委、組織部長。
繼江蘇原組織部長徐國健、曾擔任過黑龍江組織部長的韓桂芝人事腐敗案件發生后,對于組織人事大權,毛壽龍教授認為中央有上收的考慮,“其實這只是去年組織人事調整的一個繼續。”
他認為從2004年起中央就著手組織部門自身的人事調整問題,2004年是調整比較大的時期,諸如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葉冬松調任河南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原司法部副部長胡澤君出任廣東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原團中央組織部長尹德明任西藏自治區區黨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等。
“現在的趨勢是打破組織部長本省化,今后組織部長不用本地人或許會成慣例,組織部長要么外省交流,要么從中央部門下派?!泵珘埤埡苜澷p這種變化,組織人事大權至關重要,干部一定程度上決定一個地方的興衰,組織部長外省化有利于打破用人上的小圈子作風。
綜觀此次人事調整,年輕化依然是一大特點,獲新職者基本上是20世紀50年代出生者,都具有大學以上學歷。此外,專業性也更加得到重視。
毛壽龍教授認為,這批調整干部很多都被列為后備干部進行管理的,中共中央組織部《黨政領導班子后備干部工作暫行規定 》第十一條規定,選拔后備干部可以結合領導班子換屆、屆中考察、調整工作一并進行。“這次正是利用屆中調整的時機,給這些干部更好的鍛煉機會。”
焦點
“惡水”搭橋
文/遠山
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猝不及防”的“破冰之旅”剛過,臺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便接踵而來。5月,中國大陸媒體將最顯眼的版面以最慷慨的方式給予了連戰和宋楚瑜。顯然,“臺灣熱”是中國5月份焦點中的焦點。其灼人程度,伸手可及。
大陸公眾雖然早已熟知王永慶、張忠謀等臺灣工商巨子,但對連戰、宋楚瑜等臺灣政治人物卻相當陌生,更遑論陳水扁、謝長廷等泛綠人物了。連戰和宋楚瑜的到訪,很好地補償了大陸公眾對臺灣政治人物的好奇心。這就無怪乎連、宋所到之處要掀起陣陣旋風了。
對王永慶、張忠謀等財經人物的熟悉以及對連戰、宋楚瑜等政治人物的陌生,實際上彰顯了兩岸之間“政冷經熱”的無奈現實。兩岸在血緣上同宗同源,地理上也僅咫尺之隔,卻將彼此的政治人物視為“天外來客”一樣神秘,足見疏離之久、隔閡之深。如此看來,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將暌違56年之后的首次大陸之行稱為“破冰之旅”,實在是恰切之至。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半個多世紀的隔離,不可能借連戰先生的一次“破冰之旅”便可以冰消雪化。誠如宋楚瑜先生在清華大學演講時所說的那樣,兩岸之間的隔閡實際上是經過“400年的疏離,100年的隔絕,50年的對抗”逐漸積累而成,絕非僅僅成因于國、共兩黨之間的歷史恩怨,而是有更加深遠的歷史源頭。在這個意義上,在臺灣土生土長的親民黨的“搭橋之旅”就包含了更深的意義,因而也更加值得重視。
1990年代之后,兩岸之間的經貿往來越來越頻繁、熱絡,但政治互信卻逐漸削弱,由“海協會”和“海基會”為溝通管道的政治談判機制也最終停擺。不僅如此,由于政治互信的崩解,臺灣海峽也成為兵兇戰危、險象環生的潛在熱區。這就是為什么“臺灣海峽”被宋楚瑜先生稱之為“惡水”的原因。按照宋楚瑜先生的意思,所謂“搭橋之旅”就是要在這一灣惡水之上,搭起一座政治互信的橋梁并重啟已經中斷多年的兩岸政治談判機制。
從“胡宋會”之后發表的《胡錦濤與宋楚瑜會談公報》來看,兩岸之間似乎又找到了某種新的政治談判基礎。這就是對“九二共識”的一種新的表述:“兩岸一中”。在宋先生看來,“兩岸一中”已經為兩岸重啟政治談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他才會在離京返臺的時候意味深長地說,“我們還會再回來。”
然而,親民黨畢竟是在野黨,“惡水”搭橋恐怕很難一蹴而就。
大 事
高層聲音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月16日在會見美國商會代表團時說,中國將從實際出發,堅定不移地推進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溫家寶表示,中國政府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的基本立場是:第一,實行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我們一貫的方針,我們將堅定不移地推進這項改革;第二,推進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考慮宏觀經濟環境,考慮企業承受能力,考慮金融改革的進度,考慮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第三,人民幣匯率改革是中國的主權,每個國家完全有權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匯率制度和合理的匯率水平。我們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但不屈從外界的壓力,任何壓力和炒作,把經濟問題政治化,都無助于問題的解決。我們的態度很明確,只要條件具備,沒有外界壓力我們也會主動推進匯率改革;如果條件不具備,即使外界施加巨大壓力,我們也不會貿然行事。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4月24日在通報當前我國經濟金融形勢和銀監會主要工作時表示,監管部門將密切關注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督促其在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和內部管理制度方面下功夫,并著力建立防范風險和案件的長效機制。按照國務院的部署,銀監會將進一步督促工商銀行認真做好各項改革啟動工作并注意及時監督和提前指導,保證改革順利進行。同時,注意研究農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中深層次問題,協調指導各地做好省級聯社的組建工作,規范農村信用社省級聯社行為,加強對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組建、監管工作的指導,加大隊伍建設力度,協調落實農村信用社改革有關扶持政策。
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4月24日在深圳舉行的“2005年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表示,當前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突出問題還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同時又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馬凱認為,當前宏觀調控仍處在關鍵時期,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現反復,甚至前功盡棄。不健康、不穩定因素的集中表現便是投資膨脹。之所以產生投資膨脹,從微觀層面看,是國企改革沒有到位,投資缺乏約束機制;從政府管理看,是政府職能轉換也沒有到位,政企不分,一些地方和部門還直接干預企業投資,很多投資沒有經過充分論證;從銀行體制來看,信貸體系改革也不到位,甚至有的行為不端,最嚴重的降低不良貸款率的辦法便是擴大分母,以進一步擴大貸款規模為主要手段;從宏觀調控體系來看,投資的統一監督體系和調控體系均未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