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辦亞太城市市長峰會,正提升著重慶的城市功能和形象。
回想直轄之初的重慶,地面交通到處擁堵,一些重要道口人車混流;機場航站樓設施簡陋;有豐厚的文化積淀,卻沒有一座像樣的博物館;沒有與國際接軌的會展中心,使我們與一些國際會議和大型展覽失之交臂……
如今,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這一切已經成為過去:江北國際機場新航站樓落成了,陳家坪立交橋完工了,三峽博物館開放了,國際會展中心完工了……乘籌辦峰會的東風,我市城市建設大干快上,數年的夢想一朝成真??偼顿Y達69.12億元的56個峰會項目,不但使我市的城市功能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還將美麗的山城裝扮得更加迷人。
交通工程打破制約“瓶頸”
山水之間的重慶城,交通,曾是制約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制約城市功能和輻射能力發揮的“瓶頸”。在峰會項目的選擇中,市領導立足長遠,很多項目都涉及“行”,力求在方便中外來賓的同時,能夠為市民帶來長久的福祉。
5月30日下午4點,一輛從大公館方向駛來的私家車開上了陳家坪立交橋最后實現通車的D匝道,開往成都方向。至此,作為我市峰會重點項目之一的陳家坪立交橋全面通車。它標志著繼大坪、石坪橋之后,主城核心區西部的最后一個大堵點——陳家坪被徹底打通,九龍坡區、高新區和渝中區之間的交通聯系將更加暢通。
與以前修建的立交橋不同的是,陳家坪立交橋的建設放眼長遠。該立交橋為三層全互通式,車輛進入后可以通過匝道轉往任意方向。它還充分考慮了行人過街的需求,除在石楊路一線的立交橋入口處,建有兩座普通跨越式人行過街天橋外,立交橋中心還建有一座圍繞式人行天橋,連通四個方向。行人過街與車行道隔離,安全快捷。
江北國際機場新的國際候機樓,在原老航站樓的基礎上改造后,候機樓建筑面積已增至1.8萬平方米,專門設有6座固定登機橋,可同時容納6架普通飛機或2架波音747型客機???。出席亞太城市市長峰會的嘉賓,將成為該樓的首批客人。
新國際候機樓全部采用無障礙設計。除普通候機廳外,在二樓增設有貴賓候機廳?熏并設有專門通道供客人直接登機。3號登機橋被設為國際航線國內段中轉的固定登機橋,設有中轉辦理廳,以方便中轉的旅客。同時,新的國際候機樓改變老航站樓到港、離港旅客混流的情況,到港、離港旅客有專門的分流廊,并增設海關、衛檢、邊檢,能完全滿足國際航班進出港的需要。
市長峰會主會場所在地南岸區對道路“動真格”——打通了包括石板坡南引道、東環線高架橋、黃葛渡立交橋等三大“瓶頸”,分流涌入南坪轉盤的大部分車流,保證市長峰會主會場及周邊道路暢通無阻。其中,石板坡南引道工程是該區打通交通“瓶頸”的關鍵性工程,該工程主要理順石板坡長江大橋、南濱路等諸多進入南岸的入口,減少因車輛通行交叉過多造成的“撞車”現象。而亞太市長峰會主會場工程和南引道工程已經建成了一個可容納1800多輛車的超大停車場。黃葛渡立交橋所設的兩條雙向匝道,連通了南坪北路和銅元局之間的道路,進出銅元局的車輛已無需通過南坪轉盤。
改善交通的峰會項目還有很多很多,這些項目所發揮的功能將惠及每一個山城市民。
文化工程凸顯豐厚文化底蘊
一個城市的獨特魅力來自文化。
然而,地處兩江匯合處、歷史久遠的山城重慶,長期以來文化設施建設投入卻嚴重不足。小小的重慶博物館龜縮于枇杷山上,全市沒有像樣的展覽館和會議中心,反映重慶獨特文化的湖廣會館默默無聞。如今,在峰會東風的吹拂中,一切正在變化。
6月18日,“民心工程”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正式開館。遠望博物館,正門的巨幅弧形玻璃生態廊猶如一片傾瀉而下的水幕,非常壯觀。館內,一大批珍貴的文物展品形成了從商周到戰國的不間斷的巴文化完整序列,將引領參觀者走進巴人文化的神秘之門;半景畫陳列展覽再現了抗日戰爭時期重慶遭到日機長達數年大轟炸的悲壯和慘烈,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向往與追求;360度大型環幕電影展示三峽工程的宏偉和三峽綺麗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三峽博物館的開館,對詮釋重慶及三峽地區輝煌的歷史,承繼重慶燦爛的文化,將發揮重要作用。
而另一個值得大書一筆的峰會工程重慶國際會展中心的落成,標志著重慶有了一個與世界對話的窗口,有了一個與外來文化交流的大平臺。
重慶國際會展中心是我市規模最大、智能化最高的展覽中心;可容納50000人以上現場打手機,而不出現網絡擁擠;會場可容納4000名記者同時上網及進行圖文傳真;會議中心共5層,會議室34個,總建筑面積237533平方米。
國際會展中心在9月初投入使用后,市政府在該中心“小試牛刀”,嘗試舉行了幾次小型的會議,幫助其調整到最佳狀態迎接峰會的召開。
在國際會展中心召開峰會以后,國際、國內展出租賃費將實行統一價格,不實行“雙軌制”。今后,山城人民將有更多的機會在這里看到國內外的高水平的展覽,迎接更多高級會議。它將使重慶走向世界的步伐變得更快。
另外,湖廣會館、洪崖洞、通遠門城墻公園……這些峰會項目,在提升重慶的文化水平的時候,在陶冶市民情操的時候,也向世界展示出重慶獨特的文化魅力。
市政環保工程使山城更亮麗
不知不覺間,朝天門廣場“變臉”了——“船頭”換成了全新的玻璃墻面,新增了“重慶零公里”地圖,江澤民題詞碑志移到了旗臺,燈飾增加使廣場更具觀賞性,綠化讓市民眼目一新……朝天門廣場的變化,只是重慶全市上下努力整頓市容市貌,以美麗城市迎峰會的縮影。
為了以更加美麗的夜景迎接市長峰會,我市啟動了80項燈飾項目扮靚山城。
燈飾工程以南山一棵樹景點和兩江游為重點,工程中加入了大量的古典元素,如兩江游中新增的洪崖洞和湖廣會館燈飾工程,多采用具有巴渝文化民族風情的傳統燈飾造型,利用燈光勾勒建筑輪廓,展現古典和現代結合的新重慶風采。峰會燈飾工程大量采用新型節能燈具,在讓重慶的夜景更加亮麗的同時,還將大大節約能源。
除峰會迎賓燈飾工程外,8月底前,南坪東路、南城大道、海棠溪等地的路燈改造工程也相繼完工。年內,全市的背街小巷將新裝3500盞路燈,在豐富山城夜景的同時,也方便市民夜間出行。
為了迎接市長峰會,市政部門從市容市貌、設施維護、燈飾工程三大方面進行統一部署、分階段實施。對全市80萬平方米道路進行了改造。與此同時, 停車場建設也實現了升級上檔,主城區中心地帶已建成CBD停車誘導系統。如今在渝中區率先啟用的該系統,使解放碑周邊停車場的停車數量一目了然。
主城區有23座天橋由于長期日曬雨淋,變得十分陳舊。為美化市容,給參加峰會的中外客人留下一個好印象,重慶市政管理部門決定給23座天橋換上“新裝”。位于重慶10條主干道上的這23座天橋,在經過施工人員為其“體檢”、更換病壞零部件后,通過除銹、刷漆等,已經實現了全面美容,色調統一的天橋整體上顯得簡潔美觀。
在市長峰會代表們住宿、參觀、游覽、購物的主要區域渝中區,為迎接峰會共投入了10.2億元。
在重慶的北大門北部新區,市長峰會重點項目——金開大道經開園景觀帶經過建設部門緊張工作,已經全線建成。金開大道經開園景觀帶全長8693米,綠化面積達到176372平方米,共種植行道樹6000棵,樹種多為小葉榕、羊蹄莢、水杉、重陽木、黃桷樹等,全段安裝路燈418盞,現已全部調試完畢,道路標識、標牌的設置也已完整、齊備。
我們的城市正變得越來越美。鮮花多了,綠樹茂密了,破舊的房子穿上了新衣,投光燈、輪廓燈將山城的夜晚裝扮得熠熠生輝。
…………
峰會項目為我們帶來了什么?市委書記黃鎮東的評價最中肯、最實在。他說,籌備市長峰會也為群眾辦了實事,讓群眾從中得到了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