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趕場天?熏梁平縣碧山鎮黨委政府辦公室?熏三三兩兩的群眾來來往往。他們不是來上訪?熏而是在“黨務之窗”前享受“陽光黨務”帶來的好處。對各種文件看了又看的群眾說:“黨務公開讓我們心里亮堂。”
“小窗口”大用場
炎熱的8月,這天一大早,碧山鎮川主村的干部就趕到鎮上,他要在“黨務之窗”查閱中央和市、縣關于“三農”工作的最新政策,好向村里群眾作宣傳。他說:“在這里,我們可以翻閱鎮黨委、政府的文件。還可以在黨政信息網上,瀏覽學習縣委、縣政府的文件。‘黨務之窗’用場大啊!”
碧山鎮的“黨務之窗”在趕場天向群眾開放,鄉親們可以在這里查閱文件、咨詢政策。“黨務之窗”實行班子成員輪流接待制度,黨員領導干部在開放日為群眾傳達上級政策和釋疑解惑。同時,鎮黨委在“黨務之窗”設立了“黨務信箱”,征求黨員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對受理和采納情況不定期向群眾公開。
鎮黨委書記蔣浩斌十分滿意“黨務之窗”的效果:“原來一趕場,群眾就來找領導,上訪告狀,要求解決問題。現在有了‘黨務之窗’,不明白政策的看文件,想解決問題的有領導接待。這樣一來,群眾上訪、無理取鬧的大大減少了。一個小窗口,拉近了干群關系,也提升了黨委政府的形象。”
“小卡片”顯奇效
黃橋村農民老孟沒想到,原來要幾個月才能辦好的事情,現在幾天就解決了。他深有感觸:“是‘民情聯系卡’這張小卡片幫了我的忙。”
原來,鎮長劉峰到黃橋村下訪時給了老孟一張“民情聯系卡”。老孟想在鎮里開一個磚瓦廠,他照著“民情聯系卡”上的號碼,給劉鎮長打了個電話,咨詢辦廠事宜。“群眾聯系我,是一種信任,對他們的問題一定要盡力解決。”劉峰當即安排鎮經濟發展辦公室工作人員很快落實了老孟建廠用地等問題,并按照規定給予他一定的扶持。老孟說:“這小小卡片,還真管用。”
碧山鎮把便民、利民作為“陽光黨務”的著力點。將班子成員的姓名、職務、分管工作、聯系方式等分別印制在“民情聯系卡”上,下村時,發到群眾手上,群眾咨詢政策、要求解決問題、提出建議都可以通過卡片與相關領導聯系。領導干部解決實際問題的情況還要定期公開,并作為年度述職、考核的重要內容。他們還在機關干部中推行“機關干部辦實事卡”制度,干部們根據收集到的群眾意見,逐一認真落實,并交由村干部和當事人簽字,再報送鎮黨政辦,在“黨務之窗”公布。小卡片的推行,在轉變鄉鎮機關干部作風的同時,凝聚了人心,也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公開欄”真陽光
5月22日,清平村“黨務公開欄”進行預備黨員轉正公示,支部書記雷章勝早早來到公開欄前,接受群眾詢問。“鄧能華修建房屋宅基地超標,不主動接受處罰,不能按期轉正。”公開欄前,群眾對公示對象發表了不同意見。經查證,鄧能華確有違規占地一事,村黨支部召開黨員大會,決定不同意鄧能華按期轉正。
碧山鎮在每個村設立“黨務公開欄”,將村務公開向黨務公開延伸,由公開辦事結果向公開辦事過程延伸,由定時公開向隨時公開延伸,由被動公開向主動公開延伸。村級黨組織對重大問題的決策,入黨積極分子、村后備干部的確定,以及黨員發展、轉正,黨員民主評議,黨建工作經費收支,貧困黨員幫扶等黨務工作內容都全部公開,接受群眾監督,確保群眾有效行使對黨務工作的“全程知情權”。
“以前,黨支部的事情,我們普通群眾很少知道,現在,普通群眾也可以通過公開欄了解黨支部的工作,并提出自己的意見。陽光操作,使我們心里亮堂。”這正是群眾的心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