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在一個市級單位工作。
住在鬧市區的我,常常感到莫名的孤寂,而且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有時甚至難以自拔。
我每天過著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生活。上班時,大家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時間在工作中悄悄滑過,下班后,同事們則各奔東西。
我常常很晚才回家,別人說我是工作狂,其實我是怕回家。
每天?熏我在人流中穿行,公共汽車、出租車川流不息,商場、公園里的人們熙熙攘攘,有說有笑,但我覺得這些都與我無關,我只是城市喧囂中的一名獨行者。
回想以前,住平房的時候還感受得到濃濃的鄰里之情。現在,樓房光鮮靚麗,小區環境也不錯,住進去之后卻發現人與人之間原來是這般冷漠,住進樓房覺得如同被軟禁。
有一次,我為趕時間上班,把鑰匙掉在家里了。由于我家的陽臺和鄰居家僅一墻之隔,情急之中,我敲開了鄰家的門。過了許久,厚厚的防盜門才打開了。我向女主人說明了原由,女主人瞟了我一眼,冷冷地說:“對不起,我不認識你!”說完“呯”地一聲把門重重地關上了。
晚上,我躺在沙發上看電視,電視臺正在播放《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里面的劇情讓我想起了白天發生的事。我突然明白,現代人鉆進鋼筋水泥的森林里,為了“保護”自我,總是警惕地注視著陌生人,重重地關上互相交流之門,也關上了信任的大門。
在機關呆了這么些年,朋友、同學、同事、戰友、老鄉,社會關系還是有的,但老實說,我不愛交往。像我這種沒有什么權力、錢也不多的人也很少有人主動聯系我。慢慢地,我也懶得聯系別人了。
在我的手機通訊簿上,保留的,往往是因為一些現實或功利性的目的,偶爾需要聯絡聯絡的人;刪除的,則多半是可有可無的朋友:比如曾經無話不談,現在卻因為工作和生活內容各有重心,而日漸疏遠的同學;或者接觸不多的故舊……經常,是想著敘一敘舊的,可是出于這樣那樣的緣故,到底疏淡了往來。而朋友,總是越不交往,就越陌生;越陌生,就越找不到交往的必要。
現在,我身上最重要的東西是鑰匙,而家里最重要的東西是鬧鐘,它是惟一能提醒我上班不遲到的東西。家里的門鈴除了送報紙的,基本上沒有其他人來按。我的房間總是收拾得井井有條,正因為這樣,整潔的房間,看起來更是空蕩蕩的,讓人的心里也空起來。
我常常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常常在夜里看著窗外的萬家燈火,靜靜地呆坐著,有時候,眼淚竟不由自主地掉下來。
我常常在電視機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不停地變換著頻道,卻不知道電視里放了些什么。每天晚上,我常常在電視的喧嘩聲中滑入夢鄉。
逢年過節的時候,我常常覺得時間過得太慢,而窗外的世界熱鬧得有一點不真實。
難道,同一個空間中竟然有兩個世界嗎?泡吧、網聊,那是年輕人的世界。像我這樣的中年人如何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
我不知道,自己要怎樣才能走出這份孤寂。
現在,我覺得生活就像肥皂劇,沒有精彩的劇情,還要不斷地演下去。
有誰能給我提提建議,讓我早日擺脫這種生活狀態。
一個孤獨的求助者:鄧川
2005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