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大足縣棠香街道辦事處的局域網,在“黨務公開欄”,街道主要領導購建房、配偶和子女從業等個人事項的情況、廉潔自律情況、財務收支情況……一一在目。
網上公開,這是大足縣“陽光黨務”的一個縮影。這樣的“公開欄”,被群眾稱為黨群“連心橋”。
群眾的“發言權”
2003年3月,龍石鎮黨委在研究發展黨員之前,在“黨務公開欄”對擬發展對象張榜公示。很快,就有群眾反映發展對象中的原雙拱村的黃中明是刑滿釋放人員。
鎮黨委立即組織調查。原來,在改革開放初期,黃中明因做生意被認為是搞投機倒把,被判刑入獄,于1990年初刑滿回家,現在雙拱村做生意。近年來,黃中明思想上積極要求上進,主動向黨組織靠攏,經營中誠實守信,依法納稅,致富能力較強,具有一定的帶頭作用。
這樣的人能不能入黨?鎮黨委立即向縣委組織部請示,得到的答復是肯定的。
于是,鎮黨委及時向群眾作了解釋,并經村支部復議,再次在“黨務公開欄”進行了公示。當年6月,黃中明被發展為中共預備黨員。
去年底,龍石鎮機關干部年度考核,縣人事局分配給該鎮一個評優名額。經民主測評,有兩名同志得票較集中。對此,鎮領導沒有按以前“慣例”簡單地按得票多少直接確定,而是把最后的決定權交給了群眾,以差額公示的形式張榜征求群眾意見。公示期間,有多名群眾向黨委反映,那個在干部民主測評中得票最多的同志雖然工作能力強,人緣也較好,但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自己承包的村級公路建設工程上,本職工作卻做得不多;而得票位居第二的同志,在本職工作和鎮里的其他各項工作中表現突出,成績顯著。鎮黨委經過慎重研究,并充分征求干部職工和本人意見,決定評選得票位居第二的同志為優秀等次。結果出來,干部群眾都豎起了大拇指。
上下互動選“能人”
去年初,萬古鎮沙河村年過六旬的老支書深感工作壓力大,有意退下來。鎮黨委決定重新物色一名精力充沛、年富力強、熱愛基層工作的同志擔此重任。與往年不同的是,這次他們堅定不移地走群眾路線,用公開的方式來選“能人”。
“沙河村要選支書,快來看啊!”村支書的任職資格和條件赫然出現在村里的“黨務公開欄”上,村民們奔走相告。過去曾任沙河村支部書記和主任的蘭祥才、李昌禹等紛紛前來推薦;不少熱心村民也在議論著他們心目中的人選;鎮里也專門成立了調研考察組,到村組收集群眾意見。
漸漸地,養豬專業戶、年僅40歲的獸醫施伍全浮出了水面。在隨后召開的黨員代表大會和社員代表大會上,施伍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推舉。
新“官”上任,施伍全深知,自己是群眾推選出來的,就要為大家服好務,要對得起群眾的信任。他向村民們細算了種植黃金梨的每一筆賬,深入細致地分析了黃金梨的市場前景。并當著群眾的面拍胸脯:“大家放心干,賺了是你們的;賠了,算我的!”
這話徹底打消了大家的顧慮。在施伍全的帶領下,村民們滿懷信心,干勁十足。今年2000余畝黃金梨全部進入試果期,平均每公斤價格在6.5元以上。種植戶初嘗甜頭,現在有更多的農民想大面積種植黃金梨。如今,施伍全又算開了“致富賬”:“進入豐產期后,按照現在的市場價,黃金梨將使農民人均增收200余元。”今年上半年,市委書記黃鎮東來到萬古鎮,對此給予了充分肯定。
沙河村實行黨務公開,民主選舉村干部,發展了基層民主。萬古鎮黨委書記王柏山說:“群眾選舉出的干部把政策交給群眾,把家底亮給群眾,凡事同群眾商量,辦事讓群眾參與,工作開展起來順順當當,再多的矛盾也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