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經常用“世間萬象”這個詞來形容大千世界的豐富性,當然,其中首先是人性的無限豐富性。現(xiàn)代科學研究尤其是現(xiàn)代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這些豐富的表象背后,卻有一只“看不見的手”——欲望,正是它制定著一些“潛規(guī)則”,決定和制約著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美國作家西奧迪尼在他的《影響力》一書中,以“外表的引力”為題,對上述“潛規(guī)則”及其作用下的世間萬象做了有趣的描述。
大家一般都承認外表漂亮的人在社會上有很多優(yōu)勢。但最近的研究表明,人們對這種優(yōu)勢的廣度和深度估計得還遠遠不夠。作者指出:外表漂亮的人會自然產生“光環(huán)效應”,即一個人的正面特征會主導人們對這個人的整體看法,而外表的吸引力就是這種正面特征中的一個。
作者進一步指出,研究結果表明,人們經常會下意識地把一些正面的品質加到外表漂亮的人頭上,像聰明、善良、誠實、機智等等。更有甚者,當人們做出這些判斷時,他們一點也沒有覺察到外表在這個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例如,對1974年加拿大聯(lián)邦政府選舉的研究就表明,外表有吸引力的候選人得到的選票是外表沒有吸引力的候選人的兩倍半。盡管有明顯的證據(jù)表明,英俊的政治家有很多優(yōu)勢,但投票人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偏見。有百之七十三的選民都強烈否認他們的決定受到了外表的影響,只有百分之十四的人承認也許有這種可能性。
作者還指出,在公司雇人的過程中也有類似的現(xiàn)象。在一個模擬面試中發(fā)現(xiàn),申請人是否精心修飾自己是很重要的,即使是主持面試的人也承認被面試的外表的重要性。而且,外表有吸引力的人的優(yōu)勢不僅表現(xiàn)在是否被錄用上,也表現(xiàn)在他們的薪金上。經濟學家們在美國和加拿大做的隨機抽樣調查發(fā)現(xiàn),相貌漂亮的人的工資比他們不漂亮的同事平均要高出百分之十二到百分之十四。
西奧迪尼甚至認為,司法系統(tǒng)也受到了身體尺寸和骨骼結構的影響,因為外表漂亮的人在司法系統(tǒng)中也得到了很多優(yōu)待。例如,在賓夕法尼亞的一次調查中,研究者在審判開始之前給七十四名男性被告的外表打分,然后再在審判之后比較這個分數(shù)與他們的刑期之間的關系,結果發(fā)現(xiàn)那些英俊的被告被判的刑明顯地比較輕。事實上,外表有吸引力的被告避免坐牢的可能性是沒有吸引力的人的兩倍。另一個實驗則是比較一個模擬的過失宣判中所判的損失費。當一個被告比受害人更英俊時,判定損失費平均為五千六百二十三元。但是,當受害人比被告更英俊時,平均損失費則達到了一萬零五十一元。而且,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陪審員都表現(xiàn)出了這種基于外表吸引力的偏見。
其它一些實驗也表明,外表有吸引力的人在需要的時候更可能得到幫助,要改變人們的意見時更有說服力。而在這里,兩種性別的人的反應也是一樣的。比如,西奧迪尼舉出了一項本森等人進行的實驗,表明漂亮的女人更經常地得到了幫助,甚至是從相同性別的人那里。當然,如果這個外表有吸引力的人被看作是一個直接的競爭對手,尤其是在浪漫關系中,這個規(guī)則也會出現(xiàn)例外。但除了這種情況外,外表有吸引力的人的確有著巨大的優(yōu)勢,他們更為人喜愛,更有說服力,更經常地得到幫助,而且被認為有更高的個人品質和智力水準。看起來這種優(yōu)勢在人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積累起來了。對小學生的研究就發(fā)現(xiàn),如果一個長得可愛的小孩有攻擊行為,老師不太會覺得這是調皮搗蛋;而且老師也會不自覺地認為長得好看的小孩比不好看的小孩更聰明。
所以,外表吸引力的光環(huán)經常被從業(yè)者所利用是毫不奇怪的。因為我們喜歡外表有吸引力的人,因為我們更容易服從我們所喜歡的人,所以推銷員訓練計劃中經常都有一些關于怎么修飾自己的小建議,時裝店通常都挑漂亮的人做銷售人員,而騙子通常也大多是俊男靚女。
人的欲望有時表現(xiàn)得很直白,但有時又表現(xiàn)得很隱晦,它寄居在我們的潛意識中,而我們許多貌似“自覺”的舉動,其實都有它的影子。
選自《讓你的欲望美起來》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