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機場遠交杭州 上海廣州當有省悟
2005年4月15日,浙江杭州。蕭山機場與香港機場管理局組建合資公司,共同參與杭州蕭山機場的運營與管理——泛珠三角與長三角的合作,自此有了一座空中橋梁。
香港是浙江最主要的貿易伙伴,是浙江第一大外資來源地,也是浙江的第四大出口市場,這次浙港的機場合資項目,可視為中國內地民用機場整體合資的首次嘗試。據悉,香港機管局以港幣折算方式出資,注資人民幣19.9億元,占35%股權。。 浙江省國資委主任陳正興說:“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與香港國際機場的合資,是浙江省屬企業以產權多元化為主要內容的重大改革舉措,可以加快蕭山機場在公司治理、管理和營運等各方面向現代化國際大型空港邁進的步伐,對提高浙江國有企業競爭力,具重要戰略意義。”
香港機管局董事會主席馮國經博士指出:“香港與內地的合作領域,必須由珠三角逐步擴展到長三角等其它地區,才能發揮最大優勢。浙江省是國內民企最多的省份。杭州和香港分別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杭港機場成為策略性伙伴,可以推動兩地經貿合作。”
“香港國際機場作為國家門戶機場及樞紐機場,必須將服務范圍拓展至國內更廣闊的地區,以充分體現國家樞紐機場的功能!”香港機管局行政總裁彭定中博士指出:杭港機場合作,對于中國新機場體系的建立,深具戰略意義。
杭港機場合作,可想而知,對上海、廣州的國際機場都將帶來不小的震撼。本刊去年曾指出:長三角機場群的未來態勢可能是以上海為龍頭的“整合”,而珠三角機場群則要經歷漫長的“競合”,特別是穗、港兩大機場,都壯志凌云,都有區域“老大”的雄心,不免一搏!現在看來,形勢又發生微妙轉變,香港機場援蘇秦張儀的“遠交近攻”之策,北上聯袂杭州,以資本和管理優勢,進行跨區域整合,可謂眼光長遠,抱負宏偉,也勢必使中國企業供應鏈條發生相應復雜變化。
在傳統眼光中,機場僅被人視為交通“驛站”。而現代機場,更富于供應鏈管理與區域經濟提升功能,所以才有“航空港”之喻。對此,地方主政者當深思密察,不可只重機場硬件,忽視軟件和交通網絡的建設,機場若無魅力,若不方便,則區域魅力也將大打折扣!
香港打敗新加坡
全球機場,哪個最讓旅客覺得賓至如歸?
英國獨立航空業調查機構Skytrax Research顯示,香港機場擊敗了首爾、新加坡、吉隆坡,獲選為全球最佳機場,制勝原因是職員態度有禮、環境舒適、效率卓越。
旅客調查問卷涉及內容包括整體滿足感、機場設施、職員服務、排隊時間、海關服務水準等。
香港機場已連續第四年獲選最杰出機場,在寬敞程度、機場大樓指示清晰程度、天然日光與外觀、接駁運輸網絡方面,都深得贊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