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問題是個老話題,但近年來卻有了新內容,頻繁為人們關注。我們在《大兵別哭》中看到的資料讓人吃驚。
書中介紹:美國西北人壽保險公司的調查指出,46%的企業員工說他們的工作壓力很大,甚至聯合國的報告也稱工作壓力已經變成了“21世紀的流感”。更有研究發現60%-90%的患者的病癥與壓力有關,但這還只是壓力造成的損失的一部分。壓力引發了健康和生產問題,每年全美企業在這上面的開銷達500— 1500億美元之多。如果把所有與壓力有關的事故造成的損失計算在內,平均每年每個員工就要花費數千美元。
企業家、經理人,中高層的管理者,這些是企業中最受關注的階層。我們看到了他們的財富、他們的光環,他們的豪邁,便認定他們是我們平常意義上所認為的“強者”。殊不知,強者卻往往更壓抑、更脆弱、更疲憊,更加不堪重負。
最近,一項由北京易普斯企業咨洵服務中心聯合《財富》對1576名高級管理人員所作的健康調查顯示,近70%的高級管理人員感覺自己當前承受的壓力較大,其中21%認為自己壓力極大。與此呼應的是:“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在對全國3000多名中國企業經營者的調查中發現:有87.4%的企業經營者感到“壓力很大”,其癥狀比重依次是:“煩躁易怒 (70.5%)”、“疲憊不堪(62.7%)”,“心情沮喪(37.6%)”,“疑慮重電(33.1%)”、“挫折感強(28.6%)”和“悲觀失望 (16.5%)”。
而據《中國企業家》雜志報道:東盛集團董事長郭家學在簽署了收購云南白藥的協議之后,喝掉了兩斤白酒,嚎啕大哭;李海倉生前,每當海鑫集團完成一件大事,他都要找一個沒人的地方大哭一場。以李海倉的地位和社交能力尚且如此,可見企業家并非盡如人們想像的那般風光。而王均瑤臨終前的落淚更讓人心生慘惻,因累生疾,生命之不可挽留讓人徒喚奈何。近年來,更有愛立信中國前總裁楊邁在工作崗位上英年猝死。
人們都在間:是什么讓這些強者風光不再?足“壓力”!它是最大的殺手。
其實,經理人的壓力問題只是更引人注目而已,他們是一個企業壓力群的代表,支撐企業發展的員工們也都在默默地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員工要面對的壓力是:隨時改變的計劃、立刻實現的目標、激烈的競爭環境。壓力下產生了大批的問題員工,他們病假率高,經常缺勤,引起公司內部的恐慌;他們會與別人言語沖撞,工作上不再配合協調,而代之拖沓懶散。
但同時,我們也不能不注意到壓力有消極與積極之分。消極的壓力反應是使人消沉、懈怠、易怒。積極的壓力反應則能讓每個人都發揮出最大的潛能。如何正確處理壓力問題,甚至巧妙地利用壓力,不光是管理者或者員工的責任,而是企業內所有人的責任。
一個好的有競爭力的團隊,必須要有良好的溝通。溝通是領導力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鼓舞土氣,減輕壓力。比爾,維爾克森是全球商業經濟圓桌會議吸毒和精神健康論壇的CEO,他提出了現代工業企業中十大壓力的來源:“失控”,“缺乏交流”、“得不到賞識”、“缺乏反饋意見,沒有好壞之分”、“職業生涯晦暗不明”,“混亂的標準,不知道公司的發展方向”、“缺乏信任,不公平、惡劣的辦公室政治”、“無所不在的不確定性”、“任意打斷員工的工作”和“單調工作綜合征”?!洞蟊鴦e哭》提供了這樣一種可能性——在軍隊這個面臨生死壓力的地方,讓讀者看看他們是如何進行壓力管理的。比如,他們重視發現壓力源,知道導致壓力產生的問題所在。再比如,他們有一套獨特的方法來控制和舒緩壓力
創建和諧的企業需要從領導者、管理層做起。首先你要間你的團隊是健康的嗎?是高績效的嗎?抑或是高績效又健康的?我們需要一種工具來打造高績效健康團隊,這個工具也許就在這本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