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佳聯妙對浩如煙海,其中嵌字聯更是別具一格。嵌字聯最常見的格式叫“鶴頂格”,屬聯手法是把有關的人名、地名等分別嵌入上下聯的第一個字。
京劇表演藝術家程硯秋(原名程艷秋)成名較早,1924年,他20歲時,由北京去上海丹桂舞臺演出,袁伯夔特意為他撰了一副對聯:“艷色天下重;秋聲海上來。”聯中嵌入“艷秋”二字。此聯懸掛于舞臺兩側,觀眾見了無不喝彩稱絕。
京劇表演藝術家蓋叫天,原名張英杰,他演的武生,海內無人可比。他最擅長的劇目是《三岔口》和《十字坡》。為此,著名劇作家、詩人田漢寫了副嵌字聯贊頌他:“英名蓋世《三岔口》;杰作驚天《十字坡》。”聯中嵌入“英杰”二字,真是妙手天成。
郎靜山是著名攝影大師。1995年12月13日,前往臺灣進行文化交流活動的沈左舜先生在臺北溫州街的大師寓所里向他奉上了一副嵌字聯:“靜觀宇宙開明鏡;山仰奇峰壽國祥。”聯中嵌入“靜山”二字,工整貼切。
作家曲波的名著《林海雪原》在20世紀50年代問世,讀者好評如潮。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特意為曲波題贈一聯:“曲高和眾;波遠澤長。”聯語巧嵌“曲波”二字,不僅獨具匠心,而且意味深長。
四川作家周克芹曾以《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一書榮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可惜他竟于1990年8月5日英年早逝。著名詩人流沙河為此奮筆書就一聯:“勤筆致瘁,豈只長篇名后世;克己為人,那堪短命哭先生。”聯中嵌入“克芹”(“勤”與“芹”諧音)二字。該聯不僅歌頌了好友的文學功績,而且表達了作者的悲痛心情。
上下聯的第二個字嵌字成詞的叫“燕領格”。如享有“聯圣”之稱的方地山贈給著名國畫家張大千的一副集句聯:“八大至今真不死;半千而后又何人。”聯中嵌入“大千”二字。此聯大氣凜然,妙筆生花。又如,中國首位影帝金焰1983年12月病逝,有一副挽聯引人注目。聯曰:“留金影壇;化焰云端。”“金焰”二字嵌入聯中,組合自然,工穩妥帖。
上下聯第三個字嵌字成詞的叫“鳶肩格”。如老舍贈著名作家巴金聯:“云水巴山雨;文章金石聲。”“巴金”二字嵌入聯中,既形象,又貼切。又如,孫中山曾作一副挽秋瑾聯:“悲哉秋之為氣;慘矣瑾其可懷。”此聯不僅嵌入“秋瑾”二字,而且是意中有意,語意雙關,情境俱出。再如,民國時羅家倫由軍人轉而當上清華大學校長,因編有《科學與玄學》一書便掛起了學者招牌。國學大師陳寅恪撰一嵌字聯當面送給羅。聯曰:“不通家法,科學玄學;語無倫次,中文西文。”聯中嵌入“家倫”二字,譏諷之意一目了然。
對聯中第四個字嵌字成詞的叫“蜂腰格”。如方地山贈給巢章甫的一副集句聯:“豈有文章,富貴不來年少去;聊吟梁甫,山川依舊昔人非。”聯中嵌入“章甫”二字。又如,旅美學者、教授、詩人顧毓琇先生贈南京作家張昌華的一副嵌字聯:“地靈人昌;天寶物華。”聯中嵌入“昌華”二字。
對聯中的第五個字嵌字成詞的叫“鳳尾格”。如朱镕基贈給他堂兄朱經冶的一副祝賀九十壽辰的對聯(2003年9月9日為朱經冶九十大壽):“誠信傳家經風雨;廉潔為公冶新人。”“經冶”二字嵌入聯中,不僅工整,而且妥帖。
對聯中的第六個字嵌字成詞的叫“雁翎格”。如著名作家端木■良為著名戲劇家陽翰笙(1993年6月7日仙逝)撰寫的挽聯:“千載人間垂翰墨;此夕天上引笙璜。”聯中嵌入“翰笙”二字。又如,著名書畫家朱復戡為上海玉佛寺題聯:“千方丹頂皈禪寺;萬丈菩提依真身。”聯中嵌入該寺住持真祥法師的法號“真禪”二字。此聯不僅是嵌字聯,還是隱字聯。真禪法師的俗名叫鶴樹,“丹頂”隱著一個“鶴”字,“菩提”隱著一個“樹”字。
對聯中的最末一字嵌字成詞的叫“束履格”。如梁寒操賀孫雨航八十壽聯:“平生真仁俠肝腸,愿作世間甘雨;到處見文章般若,功同海上慈航。”聯中最后一字嵌入“雨航”二字,內容文字俱佳。又如,武漢市首家服裝店曾征得一聯:“剪裁入妙稱魁首;式樣翻新數此家。”聯中嵌入“首家”二字,實屬絕妙。
在嵌字聯中兼有兩種或三種格的也不乏佳作。如東北張學良(字漢卿)紀念館門前有一副對聯:“良漢高懷同霽日;學卿雅量浴春風。”聯中第一個字嵌入“學良”二字,第二個字嵌入“漢卿”二字。可稱是鶴頂格與燕領格兼而有之的佳聯。又如山西渾源縣文化工作者張劍揚為懸空寺撰寫的對聯:“乘懸悟懸心愈懸;知空非空目莫空。”聯中的第二、第四、第七個字都嵌入“懸空”二字。可稱得上是燕領格、蜂腰格和束履格兼而有之的佳聯。此聯恰切地概括了該寺的宗教特點。寺內最高層有三教殿,體現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思想。聯中的“知空非空”為佛教內容,“乘懸悟懸”含道教色彩”,而“心愈懸”、“目莫空”則具儒家觀點。該聯雖為新作,卻頗具巧思妙趣,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