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熟知《大話西游》中那一段經典的臺詞:“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以及周星馳電影中若干流行語“I服了You”、“我走先”……然而這些經典的聲音并不是由周星馳本人發出的。星爺的普通話太差,他的遺憾正好成就了別人——有一個人居然“承包”了周星馳1989年以來的幾十部影視劇的配音,他就是——石班瑜。
石班瑜,原名石兆采,臺灣人,祖籍廣西省鄰佳縣,性情開朗。他本來學的是電子科,1978年經長輩介紹進入廣播電臺,從最基層的助理學起,編寫、采訪、配樂、主持等都學過。1985年開始進入配音界,師從有“臺灣配音皇帝”之稱的陳明陽師傅。石班瑜的聲音很尖,不純正,不是好的配音演員胚子,開始所配音的角色不是些壞人,就是太監,沒有代表人物。1989年,周星馳與劉德華合作《賭俠》,當時的出品公司永盛公司力捧周星馳,特意到臺灣給他挑配音演員,結果石班瑜不入主流之耳的聲音于周星馳那種夸張頹廢的演技正好相吻合,從而成為他的“御用配音師”,改變了一生。
不肯跑到臺前的石班瑜的自我介紹是:年齡介于四十至五十歲之間,長相平凡,個性有點大而化之,隨遇而安,好交朋友。除了妻子,石班瑜還有三個女兒,小女兒是他親自接生的,對于接生工作,石班瑜幽默地表示“偶一為之即可”。現在,他還是致力于他的本職工作——站在著名藝人光環背后的配音演員。
第一次覺得配音不好玩
記者(以下簡稱“記”):看一篇介紹你的文章說,你在給周星馳配音前事業并不太順利,是否心情很沮喪?
石班瑜(以下簡稱“石”):也不會啦,當時我給其他人配音遇到的困難還不如給周星馳配音那么多,因為他的講話方式特別,導演要求又很高。
記:你第一次給周星馳配音的機緣是怎樣得到的呢?
石:拍戲有導演,配音也有導演,我們管他叫“領班”,那時我的領班叫陳明陽。那次是配《賭俠》,第一天他找了四五個同事給周星馳配,結果港方導演不滿意。第二天正好我去,他們臨時讓我試一試。當時我什么都沒想,配了一段出來后,港方導演決定要我去配,說這個聲音很像。沒想到真正輪到我配時,心情緊張得不行——要求太嚴格,壓力很大,我第一次覺得配音工作不好玩了,痛苦到極點,也不知NG(重拍)了多少遍。
記:當時給周星馳配音有沒想到是自己事業上的一個轉折?
石:沒想過,我以為就像其它影片一樣配完就過去了吧。
記:你最初給周星馳配音時如何揣摩他的語言特色呢?
石:剛開始我就像機器一樣按導演教的去做,有時也配合肢體動作,配了四五部戲后就比較接近了。我之前雖然看過他的幾部影片,但基本無法感受導演要在戲里表達怎樣的一種感覺,所以第一部片配完后并不滿意,講話的語氣還不大像。(那為什么沒再換人呢?)大概再找不到像我這樣奇怪的聲音了吧。(笑)那時每放周星馳的電影,我都會自己買票去電影院看,看一遍就發現自己的一個毛病,看得越多發現越多。
記:給周星馳配音多了,自己在生活中會不會也說出與他一樣的話?
石:會呀。平時大家見我說話都懷疑我是不是那個給周星馳配音的人,處的時間長了,還會發現我有些反應方式和發音方式都像電影里的周星馳。
記:除了給周星馳配音,你也同時給其他演員配,那你如何把握這種區別呢?
石:靠自己心理上的辨識和調整吧。
每部戲里都是一個全新的他
周星馳一部電影放完,總有一些臺詞會變得很流行。石班瑜透露說,其實其中有很多是因為他的口誤才產生的。比如“I服了You”,臺詞本上寫的是“我服了你啦”,石班瑜一緊張,不自覺地冒了幾個英文單詞,他正等著導演喊“NG”,沒想到導演卻突然拍手大贊說,對啊,就這樣說,很好。再比如“我走先”,這是廣東方言里的語序,用普通話說出來卻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記:你印象中最深的臺詞會是哪一句呢?
石:很多啦,他的每部戲里總有些不同的精彩話語。
記:但大學生們都好像特喜歡周星馳在《大話西游》里的那一段:“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但我沒有珍惜……”你當時是怎么把握那種感覺的?
石:是不是現在的女生眼光都特高,男生經常追不上才發出那樣的感慨呢?(笑)我當時看畫面就覺得周星馳說那話時很可憐,這是站在片中人的角度看,如果站在觀眾的角度看又會覺得他是在耍弄那個女孩,于是會帶著一些虛偽。
記:你認為周星馳的哪部影片最易配音?
石:我覺得每部戲都很難配,每部戲里都是一個全新的他。就像這次《少林足球》,搞笑的不僅是他一個人,換成了全體人物,整部電影就是一個周星馳!我們這次處理人物說話時特意把“的”的發音發成Di,突出人物的土氣。
記:除了周星馳,你認為自己還適合給其他哪些演員配音呢?
石:給壞人配呀,陰險狡詐的,我都配得不錯。
“石班瑜”的來歷
記:你為何會取“石班瑜”這個名字呢?是因為喜歡吃石斑魚嗎?
石:沒有特別的含義,就是諧音好記。我是1992年才改的名,當時正好碰上我第一個女兒出生要為她取名,我想順便也給自己取一個吧,想了半天,“石班瑜”、“石分鐘”、“石塊錢”……最后選了這個。正好那會有臺灣媒體采訪我,我就說用這個名吧,從此就叫開了。
記:大家都說周星馳臺上臺下兩個人,你生活中是否也很低調?
石:我比他活潑一些。他可能是普通話不大靈光,所以怕出笑話少說話吧,看他講粵語時也挺活躍的呀。
記:作為配音演員像你這樣為大家如此熟悉的并不多,你認為成功的要訣是什么呢?
石:開朗的個性吧。其實我從幕后走到臺前,對很多人了解配音工作的重要性起了很大作用,這是電影工作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不可忽視。
記:現在大家都將你的名字與周星馳劃等號,對此你是高興還是覺得有點悲哀呢?
石:我覺得十分榮幸,這也是對我工作的一個肯定嘛,我正暗自竊喜呢。
記:你現在除了為周星馳配音,還做其它工作嗎?
石:要專為他配音我就餓死了!他兩年才拍一部電影!我當然還給其他人配音,內地較少,你給我呼吁一下嘛,希望以后會多些人找我呀!
記:你平時的生活是怎樣的呢?
石:我就是個普通的臺灣男人,老婆以前是做服裝生意的,生下三個女兒以后,就安心在家做專職太太。現在我的大女兒上小學二年級,老二上一年級,最小的上幼稚園。
“長得丑”不想拍電影
周星馳的電影能在內地如此火,和石班瑜的配音是分不開的。不過看多了周星馳的電影,模仿慣了周星馳說話的腔調,石班瑜說他不僅學到了很多東西,還性情大變。“我現在也有一點無厘頭,大家發現了嗎?”
據石班瑜說,他在替角色詮釋的時候,與生活中是兩種不同的聲音,平時使用正常而普通的聲音與人交談,只有在和朋友一塊開心的場合,會用戲劇化的語調增加歡樂氣氛。
問他會不會去演電影,他顯得有點委屈:“沒有人找我啊,”繼而他又哈哈大笑,“我太丑啦,聲音就已經夠嚇人的了,就不要再拿我的丑臉出來嚇人了。”
說到自己長得丑,石班瑜還給大家講了一個笑話:“我前幾天在上海參加一個活動,說了半天,一個小朋友上來問我:‘你是周星馳嗎?聲音倒是蠻像的,可是為什么長得那么丑呢?’”
周星馳:石班瑜是一個天才
石班瑜是一個很好的人,我認識他很久,第一次配音就有一種很配合的感覺,所以一直到現在。我也不是常有電影出來,我們不是常見面,電話也不講,除非有很重要的事情。我每次都跟他說,不要太夸張,因為我的廣東話版本沒有那么夸張,但是他配音就提高一點,很多時候效果更好,但是現在覺得還是不要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