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讀書頻道的連載使《吳瓊自述——我寫我心》風靡一時,讀者由此感受到的是擁有另一種內涵的吳瓊。
讓我們感興趣的不是這個昔日的黃梅戲“大腕”的人生經歷,而是一個四十歲女人對人生,對婚姻的感悟。
本刊曾在2005年四期的上半月刊報道了吳瓊與比她小十五歲的阮巡的婚姻故事,而吳瓊隨筆式的自述則讓我們渴望著進一步走近吳瓊,借此來剖析一種婚姻觀念的內涵。
Ⅰ
2005年5月24日,安徽繁昌縣,一個寧靜的小城,除了人字洞遺址這一迄今歐亞地區最早的人類活動遺址外,或許吳瓊是這里最為外界注目的標志吧。當記者踏上這片土地時,不禁對此行失去了信心。
為繁昌人所津津樂道并非他們也相當了解的吳瓊的婚姻,而是幾年前的一次演出,吳瓊他好友白燕生以及王馥荔等到繁昌來進行的一次檔次相當高而票價便宜到普通老百姓能夠接受的演出。過早的離開繁昌和曾經的轟動一時讓吳瓊與這個生她養她的小城產生了距離,雖然這種距離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但真實的吳瓊在哪里?
在記者采訪的為數不多的幾個人中,沒有人知道她的老家具體位置在哪里,只知道她的父親曾經在縣委大院里工作過,她十三歲就離開了繁昌……或許正如一個當地人對我所講的:對于吳瓊,你可能比我們了解得更多。值得一提的是,繁昌人始終關注著吳瓊,在他們所能收看到的頻道中出現的吳瓊都會被他們談論。
當論及吳瓊的婚姻時,已經通過媒體知道或者被告知吳瓊與小她十五歲的阮巡結婚的狀況時,幾乎所有人都露出莫衷一是的淺笑,沒有任何嘲笑或挖苦,或許這正是這個尚在傳統與現代斗爭中掙扎的小城人對一個名人所能表現出來的最大寬容吧。
一味的贊美和崇拜讓吳瓊在家鄉人的眼中始終套著一個光環,或許沒人理解她的苦和酸,沒人看見她的淚水,聽到的兩句較為中肯的話:一是她的扮相確實不如別人,但她的音色和唱功卻是一流的;二是,她離開黃梅戲或許是一種錯誤!但吳瓊真的離開黃梅戲了嗎?吳瓊說:“黃梅戲好像是長在我的身上,是身體的某一部分,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钡珔黔傉娴臎]有離開黃梅戲嗎?一聲別字口難開,被人指責為忘恩負義的離開,到底是黃梅拋棄了吳瓊,還是吳瓊忘卻了黃梅?
每個人都知道吳瓊,但沒有人深入了解吳瓊,這就是記者看到的吳瓊的繁昌印象吧!
Ⅱ
計劃中的采訪與初衷相去甚遠。在合肥,不管是在安徽省藝術學校還是在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在吳瓊離開多年后,人們都會憑著主觀的意愿去評述。而這個離現在的吳瓊更為接近的城市,可能會有更大的情緒,也或許,那些和她有恩怨的人,也在讀她的書,看吳瓊眼中的自己吧。
要尋找真實的吳瓊,或許只能在她的自述中尋章摘句以及我們自己對婚姻的認識和感悟。
三月的桃花和春天的希冀、VIDEO片場、陽光男孩、心動、牽手、莫名其妙的嫉妒、牽腸掛肚的離別和迫不及待的探班……一切構成一部青春愛情小說的元素這里都有,讓你無法相信是一個四十多歲的女人在講述自己的愛情和婚姻,如果說這純粹是一部小說或許更容易被人接受。
然而這或許正是一個個性化的吳瓊,不再是那個有甜甜酒窩和甜美歌聲的、不再是那個被萬千黃梅戲迷所陶醉的吳瓊了。于觀眾來說是一種損失,于她個人呢,或許是一種慶幸,因為敢于面對自己并向這個世界坦白的人并不多。
那我們就來談談名人的婚姻吧,從體育明星到影視大腕,似乎人人都有一顆攀富或者攀勢攀名的心,借此炒作或者從此過上上流的生活。我們幾乎無法找到與吳瓊的婚姻相類比的例子。心動,這個在那個圈子里多么罕見的詞語被吳瓊一再在描述她與阮巡交往中提起的詞語成了婚姻的基石,我們完全有理由懷疑這段婚姻的未來,就像吳瓊面對自己的婚姻所說的:“我只是選擇婚姻,又不是抉擇生死。”但又完全沒必要懷疑這段婚姻的現在。
吳瓊是情緒化的,就像那個當初因為對演出感到疲倦而離團出走的吳瓊、那個為了逃避演出而將一瓶開水澆到自己腳上而自討苦吃的吳瓊,也像那個拒絕唱《嚴鳳英》主題曲并從此拒絕一切請求配唱的黃梅戲曲的吳瓊。對于這場婚姻,吳瓊也始終籠罩在一種情緒化中,不過這種情緒被我們稱之為愛情。從不靠譜的愛情萌發,到其間的思念、探班,經歷了懷孕風波,當婚姻終于不可避免地來了時,當阮巡向她求婚時,情緒化的吳瓊卻又變得那么理智:“都渴望,沒有附加條件的愛情。我不這么想。沒有附加的東西是什么?沒有雨水的云彩?沒有灰塵的空氣?經不住清風輕輕的吹拂,就散落了。我不相信純粹的愛情。我相信有陽光的地方,就會有陰影。風雨過后還會有彩虹。沒有一塵不染的大地,否則,我們怎么生存?有附加的是真實的愛情。接受它,愉悅地接受它,就會快樂!”對于成為現實的婚姻,吳瓊又是那么現實:“兩人世界是否長久?需要看彼此心態是否平衡?我覺得,心態平衡非常重要。很多夫妻最終分手,我想恐怕是心態沒有找到平衡點的緣故?!?/p>
有愛情就好,起碼不是拉郎配。兩廂情愿的婚姻其實也難得,尤其是對于有著太多牽絆太多過往的人。如此平和的心態看待婚姻,實屬難得。
除了黃梅戲,我們其實也應該在婚姻的觀念上稱吳瓊為老師。生活給了人太多的負累,生活中種種如意不如意的事,多多少少影響著對婚姻的選擇,卻難得吳瓊的瀟灑。選擇婚姻又不是選擇死亡,你何必呢?
Ⅲ
尋找吳瓊,其實我們最終尋找的是一種婚姻觀念。
吳瓊對婚姻的希望就是當徹底地告別單身,在擁有愛與被愛的日子里,我們仍然不失真誠與自由。幸福不是誰可以左右的!快樂地過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感謝吳瓊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研究的樣本,這個曾經風光,曾經磨難而今與小她十五歲的丈夫幸福生活著的小女人或多或少帶給我們一些啟示,感謝她,感謝一切真誠地生活的人。
[資料鏈接]:吳瓊《我寫我心》
我想,人這一輩子,有些事是可以不說的,有些事是必須面對的,有些事可以避免,有些事又是無法回避的。
我其實是一個很平常的女人,可是這么多年來,還一直誤以為自己是一個天資聰慧,有些悟性的才女。因此由著性子東闖西蕩,耍著十八般武藝,以為別人能的,自己也能,別人會的,自己也會。寫寫歌,作作詞,拍電視,搞創作,自以為是在施展聰明才華,但在別人看來,或許就是雕蟲小技,白白送去了大好青春,耽誤了幾許美好姻緣,錯失了無數優秀俊才。
如今發自肺腑的感嘆,原以為自己會有后悔的斷腸,會抓心撓肺,但可笑的是,自己從來就沒心沒肺的。已臨不惑之年,還稀里糊涂悠哉游哉,過著灑脫的獨身生活。母親在世時常常為此著急發火,如今她老人家已經離我而去,老爸也無奈,不知該怎樣勸我,小妹苦口婆心,我卻不為所動。
都說愛情是可遇不可求的,他們或許不知道,冥冥中我在等待屬于我的緣分......
好容易,我就遇見了他!等著了他!要嫁了他!誰想到,親人驚訝,朋友相勸,旁觀者搖頭,知情人嘆息,總之一句話:你想好了沒有?你可要想好了!這事可不靠譜哦!
我想好了。我只是選擇婚姻,又不是抉擇生死。
我知道我的選擇不符合常規也不違背常理,我比他大十五歲。而他也只是一個平常的男人,沒有什么名氣,沒有什么經濟能力。但已墜入了愛河的我們卻無法自拔,在世俗的爭議面前還是選擇了彼此。我很高興自己選擇了他,也慶幸他選擇了我。
本來,我們是可以沉默的,可是,我們無法沉默,因為,我們都是真實的人,我們不想回避。
也有好友善意地說,不要對外人說你們之間年齡的差距,就說大不了幾歲,可是我們誰也不愿意改變自己的真實年齡,把他說大了,他不樂意,把我說小了,我不情愿。
那么,就讓我們真實面對吧。這樣反倒輕松了,一下甩掉了很多的尷尬和難堪。
這個如今成了我先生的男人叫阮巡。
說實話,我和阮巡剛剛戀愛的時候,最怕和朋友聚會,本來大家很高興,大概是這些朋友事先已經略有所聞,所以一見面就開始打量你,然后,交頭接兒一番,但又不好直接問我,可是又忍不住好奇心,于是就總是用曖昧的眼光看我們。明明知道他們的意思,也理解他們的好奇心,可是,我們也不好主動介紹,只好忍耐著聽他們悄悄的說,細細的評,看他們相互傳遞著彼此的判斷,議論著我們的年齡差距。明知道他們是善意的,可是這種善意讓我們不舒服。終于,站出了一個欲言又止猶豫不決的,怯怯地問阮巡多大了?阮巡說二十五。那人就很吃驚的看著我,我立馬就說,我四十。感覺這回答后面緊跟著一聲鑼。
我們都不想讓年齡的問題來困繞我們,我們要面對的困難壓力已經不少,何須又給自己套一個緊箍咒呢?記得以前有一個朋友的妻子也比他丈夫大,原先我總以為他們只不過相差五六歲,后來無意中聽朋友說相差十多歲,我很吃驚,誰知朋友說,相差五歲和相差十歲有什么區別嗎?我想也對呀,已經相差了,多少重要嗎?只可惜,數年以后他們還是分手了,這好象都是大家預料中的。也就像現在的我們,大家把例子舉給你看,前車之鑒啊!可我還像是看不懂似的,一味的給自己織一張網,建一堵墻,把自己放進去,放進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圍城里。
我不奢望能白頭偕老,也不承諾能地久天長,三年五載覺得不錯,八年十年我很滿足,十五年二十年是驚喜,一輩子那就是奇跡,奇跡畢竟是少而又少的,但是有。我們的婚姻會不會出現奇跡呢?我們都不知道,但是我們期盼著,更重要的是,我們會盡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