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尋求城鄉平衡發展
政治家長期忽視城市發展迎合農村選民
印度南部的班加羅爾市被稱為印度新經濟的“麥加”圣地。該市1500家高科技企業每年出口軟件70億美元,占全國出口額的35%;但市內的街道、排水及電網系統年久失修,引來投資者抱怨。一家生物技術公司的老板表示,班加羅爾的市政建設無法趕上城市迅速增長的步伐,她的公司不得不購買發電機以應付頻發的停電事故,同時需要組建自己的巴士車隊以應付城市公交系統的短缺,錯開上班高峰期。她認為,如果公司做下一步擴張,肯定不會再選擇班加羅爾。
類似的沖突其實在印度其他地區也同樣存在。印度的政治家們始終堅持認為印度是一個農業國家,長期忽視城市發展,政府更多地迎合農村選民,對城市內富裕的商界人士的呼吁較少回應。實際上,相對于農業人口,企業和城市貢獻了印度幾乎所有的稅收收入。因此,印度政府需要在滿足農村選民利益和改善城市投資環境之間尋求平衡。
美國《新聞周刊》2005年12月5日
2005印尼經濟還不錯
9月增長速度在亞洲僅次于中國和印度
過去的一年對印尼經濟協調部長巴克里而言,無疑極富考驗——忙于處理海嘯災難后的重建,飆升的油價及禽流感危機;在推遲數月后,印尼政府最終減少了耗費巨大財政資源的能源補貼,導致10月初汽油價格上漲87%,柴油價格上漲104%。
雖然減少能源補貼后,印尼經濟出現通貨膨脹跡象,但核心通脹率并沒有發生太大變化。目前的通脹率為8.7%,其中3%源于油價上漲。巴克里估計到2006年底前,年均通脹率將為7%-8%。他本人對印尼經濟走勢繼續保持樂觀,認為相對于亞洲其他國家,印尼的經濟表現還是很不錯的。
今年9月,印尼經濟增長率達到5.8%,這一速度在亞洲僅次于中國和印度。印尼股市也表現良好,在亞洲僅次于韓國股市的表現。此外,國家負債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也有所下降,從去年的53%下降到48%。
美國《商業周刊》2005年11月18日
日本:通縮結束了嗎?
政府不希望央行結束寬松的貨幣政策
經歷了七年多的通貨緊縮后,日本的物價終于開始停止下跌。11月下旬日本宣布,剔除新鮮食品后的10月核心消費者指數較去年同期維持不變,這一數字在9月還下降了0.1%。
在日本央行看來,經濟總體情況要比預期的好,不僅公司增加了盈利,而且開始聘用更多的工人,這些導致新的消費需求;銀行貸款下降的勢頭也停止了。這些跡象使央行相信通縮將不會卷土重來,因此打算在明年春天或初夏結束長期過于寬松的貨幣政策,如零利率政策。
但日本政府不這么看。他們認為,通脹率在未來幾個月內由負轉正的跡象并不清晰,油價浮沉對經濟的影響也未得到充分考慮。小泉內閣正力圖改革,政府希望央行能采取抵銷部分改革陣痛的措施,而不是馬上結束寬松的貨幣政策??倓沾蟪贾裰衅讲厣踔镣{說,如果央行試圖結束寬松的貨幣政策,有關給予央行獨立性的法律就可能會被修改。
英國《經濟學人》2005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