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黑龍江省政協主席、省委副書記韓桂芝和前黑龍江省長田鳳山先后在北京被起訴、審理,意味此番“反腐風暴”持續三年后達到謝幕前的高潮
12月6日,北京正處于今年入冬以來最大的一次降溫中。原黑龍江省政協主席、省委副書記韓桂芝腐敗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根據檢察機關的指控,1993年至2003年期間,韓桂芝利用擔任中共黑龍江省委組織部副部長、部長、省委常委、省委副書記等職務便利,為下屬官員在職務晉升等方面謀取利益,先后400余次非法收受款物共計折合人民幣736萬元,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
據《財經》了解,由于韓桂芝涉案金額巨大,收受賄賂筆數較多,法院特別預先安排了長達四天的開庭審理計劃。但據稱,由于韓“非常配合”,認罪態度良好,對被指控的所有內容都表示認罪,原定四天的庭審只用兩天就完成了所有程序。
12月7日下午,庭審結束,法院并未當庭判決。知情人士透露,審判結果將“很快作出”,時間大約在2006年元旦前后。
《財經》記者還獲悉,韓桂芝案開庭之前,11月23日,原國土資源部部長田鳳山腐敗案,已經由北京市檢察院第二分院依法提起公訴。田鳳山也是出自黑龍江省的高官,他在調任國土資源部部長前,曾在黑龍江當了五年省長,其案發也源于中紀委三年前在黑龍江展開的“反腐風暴”。
記者獲知,田鳳山案初定于12月13日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韓桂芝和田鳳山這兩名原黑龍江省級高官先后在北京被起訴、審理,意味著持續了三年的黑龍江反腐風暴終于行至謝幕前的高潮。(參見《財經》2005年第9期“拆解黑龍江賣官鏈”)
韓桂芝的“家庭腐敗”
2005年12月6日上午8時30分,62歲的韓桂芝被兩名女法警帶進法庭。她身著藏藍色西服套裝,外穿一件黑色長呢子大衣,頭發烏黑光潔,神態平靜。
法庭中坐著50余名旁聽人員,其中包括韓桂芝的親屬。從進門一直到在被告席上坐下,韓桂芝的目光始終注視著旁聽席。自2004年2月被“雙規”以來,這是她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家人。
不過,旁聽席上并沒有韓桂芝最鐘愛的長子陳泓播——兩個月前的10月9日,陳泓播以受賄罪,被哈爾濱市檢察院起訴到哈爾濱中院。該案已開庭審理,目前尚未最后宣判。
“韓桂芝是比較注重家庭的,正是這點毀了她,也毀了她整個家庭。”一個知情人士告訴《財經》,韓桂芝出生貧寒,父母是哈爾濱近郊太平區韓家洼子的菜農,她在農村長大上學,1957年考入哈爾濱第八中學,1960年9月進入東北林業學院機械系學習。
1965年,韓桂芝大學畢業后分配到大興安嶺工作。她的丈夫是其大學同學,畢業時分配到湖南衡陽,后調到大興安嶺,二人成婚。
在大興安嶺工作了23年后,韓桂芝于1988年調到哈爾濱,擔任黑龍江省監察廳副廳長、黨組成員。由此她平步青云,1991年任黑龍江省委組織部副部長,1996年任黑龍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1997年任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省委黨校校長;2002年1月任黑龍江省政協主席、省委副書記;直到2004年2月被中紀委“雙規”。
在大興安嶺期間,韓桂芝于1968年生了大兒子陳泓播,后來又有了二兒子陳泓濤,兩個兒子都是在大興安嶺長大、上學。“那時的大興安嶺條件非常艱苦,像韓這樣的干部,覺得對子女有所虧欠,對孩子大都過分溺愛。”這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一位當年和韓桂芝同時分配到大興安嶺工作的大學同學告訴《財經》,陳泓播小時候十分調皮,學習成績并不好,也沒考上大學,先是在塔河工作,后隨韓桂芝在官場不斷升遷才回到哈爾濱。
陳泓播的塔河經歷,使得他與一宗兇殺案產生瓜葛:他的妻子韓浩的哥哥韓建勛涉嫌在1988年殺妻滅子;也正由于韓桂芝的干預,韓建勛長達16年沒有依法得到追訴。韓桂芝被“雙規”后,此案終于在2004年10月12日于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重新開庭審理。(參見《財經》2004年第24期“重審塔河命案”)
陳泓播調回哈爾濱后,被安排在銀行工作,后擔任光大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副行長。2004年農歷大年三十(1月21日),陳泓播被中紀委專案組“雙規”。
“腐敗從家庭開始,也以家庭為終結。”一位知情人士這樣總結。據他介紹,這時,韓桂芝便已經預見到了自己的結局,慘淡間過完春節后,她病倒住進醫院;一個月后,從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干病房被中紀委專案組來人帶走,由此從黑龍江省政壇消失。
“韓桂芝所有的受賄賣官,幾乎都以她的三妹妹韓玉芝和長子陳泓播作為中間人。”該知情人士對《財經》說:“因此,陳泓播被抓,就意味韓桂芝乃至韓全家的覆滅。”
據了解,韓桂芝腐敗案案發后,全家先后有六人被“雙規”。除了韓本人,還有韓的三妹妹、韓的大兒子和大兒媳、小兒子和小兒媳。家中一度只有韓的丈夫帶著兩個小孫子度日。
由于韓桂芝受賄案尚未宣判,《財經》無法確知韓四百多次受賄、總計736萬元人民幣中,具體哪一個官員、哪一筆行賄是通過哪一位親人交到其手中的。但可以確證的是,韓桂芝案發源于原綏化市委書記馬德的檢舉。
不過,據黑龍江省一位官員透露,馬德行賄韓桂芝并不是為了買官,而是因為韓桂芝對馬德印象不好,馬德希望“改善關系”。案發后,馬德行賄的存折是從韓桂芝三妹妹家中搜出來的。
據《財經》了解,韓桂芝被“雙規”后,很快就全部坦白了自己的問題,而且幾乎“想把所有事情都攬到自己一個人身上”。
“低調”田鳳山落馬
在哈爾濱人的印象中,多年執掌黑龍江組織人事權力的韓桂芝是“驕橫跋扈”;而曾經與韓桂芝共事八年、在某種程度上還參與了對韓桂芝提拔的田鳳山,在官場上則以低調和謹小慎微出名。
《財經》記者在黑龍江期間,幾乎每位被采訪的地方官員說起田鳳山,不是評價其“土”,就是說他“隨和”;甚至一些普通百姓也能隨口向記者講述幾件田鳳山“平易近人”的故事。
2003年10月,田鳳山因腐敗問題被“雙規”審查。此時,田已從黑龍江省長調任國土資源部部長四年。消息傳到黑龍江,尤其是田曾經任過行署專員的綏化地區(現已改為綏化市),不少百姓不由會發出“田省長怎么會是貪官?”的疑問。
今年65歲的田鳳山是黑龍江土生土長的干部。他是黑龍江省肇源縣人,1972年7月擔任肇源縣城郊公社黨委書記、革委會主任,可謂從基層起步;1983年擔任肇州縣委副書記、縣長,從此進入仕途快車道;至1987年,已升任綏化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接下來他更是步步高升,1988年任牡丹江市委書記,僅一年便升任副省長;1992年又任省委副書記、哈爾濱市委書記,終于在1995年2月升任他在黑龍江的最高職——省政府省長、省委副書記。
也許正是因為“一步一個腳印”從基層走上來,田鳳山懂得應該在待人接物上謹小慎微。不過,這并不能使他做到“慎獨”。事實上,田鳳山的案發恰恰因為其在綏化的腐敗行為。據田鳳山的起訴書,1999年6月、7月至年底,田在擔任黑龍江省省長期間,接受時任綏化地區行署專員馬德的請托,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解決黑龍江綏化地區廣播電視綜合樓建設資金事宜提供幫助,在家中收受馬德人民幣10萬元。
權威人士向《財經》透露,田鳳山的“落馬”正是由馬德案牽出。馬德于2002年4月被中紀委“雙規”,今年7月28日,北京市二中院根據馬德受賄603萬元人民幣,數額巨大,但鑒于其有檢舉立功表現,判處其死刑緩期二年執行。馬德沒有上訴。
由于馬德的檢舉,田鳳山被中紀委“雙規”。2003年10月23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經表決通過決定,免去田鳳山的國土資源部部長職務。國務院在提請任免的文件中明確指出,“田鳳山同志因有嚴重違紀問題,正在調查。”
歷經近一年的調查后,中紀委查明田鳳山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分別收受他人所送巨額賄賂以及禮金,折合人民幣503萬元。去年9月19日,中紀委將田鳳山涉嫌犯罪的問題和有關線索一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9月30日,田鳳山被依法逮捕,由最高人民檢察院負責偵查該案。
今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偵查終結,將該案移送至北京市檢二分院審查起訴。但因案情重大復雜,依法三次各延長起訴期限半個月,兩次退回偵查部門補充偵查;10月8日,再次移送審查起訴。
11月23日,北京市檢二分院正式對田鳳山提起公訴。據《財經》了解,檢察機關指控田鳳山在1995年至2003年期間,收受他人賄賂325萬元人民幣、17.4萬美元、5萬加拿大元,總計折合人民幣498.13萬元,涉及17筆受賄,可謂數額巨大。
“干部任職,安排子女就業,地市縣撥款,田鳳山基本上就是利用這些收受賄賂。”一位權威人士透露。
在黑龍江整個“反腐風暴”中,馬德很顯然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至少,韓桂芝、田鳳山都是因他牽扯出來的。“很有可能,田鳳山案將在馬德曾經受審的同一個法庭開庭,田鳳山將站在馬德曾經站過的同一個位置上。”這位權威人士對《財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