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貼士
譚熙烈遵循的四項基本原則
為人誠實
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
犯大錯
堅持自己的信念
無論在哪個國家,如果你在企業高峰會上看到一位華裔女商,她激情四溢而且信心滿懷,并利用一切機會為人道事業而大聲高呼,那么,她很可能就是譚熙烈。
譚熙烈的名字很有特點?!拔酢迸c“烈”分別取自中國兩位君王“康熙”與“忽必烈”的名字,一位能文,一位擅武,——這是祖父給她的饋贈。
現在,這個同時被賦予了“文”、“武”期待的名字,在美國炙手可熱。知名企業領導人、演說家、咨詢師、作家以及慈善家,擁有多種頭銜的譚熙烈活得轟轟烈烈。
譚熙烈的一切似乎都不符合慣常思維。事實上,她的出身遠不像她的名字般有氣勢。在美國,她沒有名校學歷,更沒有多少關系背景和小圈子,卻在商場拼搏中脫穎而出。而在可以坐享奮斗收獲的時候,她又不惜為世界慈善和環保事業投入大筆資金并且為之奔走。
在樹上尋找安全感的那個女孩
譚熙烈是帶著殘缺開始童年時光的。
1953年,香港還相當傳統。已經有一個女兒的譚家急切地盼望著能有一個兒子。譚熙烈就在這種氣氛中極不受歡迎地出生了。
很快,3個弟弟也相繼出生,這使譚熙烈越發顯得多余。她成了家里地位最低的一個,常常被辱罵,無辜受罰。
盡管從來得不到呵護,譚熙烈卻有自己的辦法尋求安全感。她變得相當喜歡一個人呆著,爬到樹上,不受任何干擾,最妙的是,這樣大人們就找不到她了。
從那時候起,譚熙烈就開始了對生命的思索。她發現自己躲在樹上獲得的安全感超出了生理安全的范圍。就是在樹蔭的籠罩中,小小的譚熙烈感受到了她后來稱之為“宇宙力”的東西。這是一種超越現實的更強大的東西,一種精神的力量。
上樹,是譚熙烈樹立信念的開始,而執著地堅持信念,使她在以后的日子里,不僅收獲了快樂,更收獲了超出想象的成功。
最初的信念,就來自于祖父饋贈的名字?!拔趿摇?,在那個年代對一個中國女駭來說,是相當不尋常的名字,在譚熙烈看來,這意味著祖父對她的信任與期待,她揣測,祖父一定認為自己將不同凡響。事實上,祖父早在她7歲那年就去世了,但他留給譚熙烈的精神鼓舞不可考量。
一向被父母忽視的譚熙烈,小心地呵護著這種信念,從中感受著被愛的快樂以及希望。
“我的生活有比我那時想像的更大的計劃在等著我”,多年以后,譚熙烈回憶起樹上的時光時說,“當外部環境似乎無望和不能忍受時,這種內心的良知與更大的力量相聯系支撐著我”。
在此后的日子里,譚熙烈一直堅信:每個人都是大局的一個組成部分,有理由在地球上存在,有使命和目的,獨一無二,并具有只有自己才能分享的才能。她將這樣的信念稱之為“內心的智慧”。這給了她平靜以及勇氣。
錯誤中崛起的傳奇女商
1969年,譚熙烈只身一人,背著兩個行李箱來到美國,開始了人生中的新旅程。她進入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學習。她的成績一向優異,甚至在高中一年級時就自學完了大學的課程。這種學習熱情和速度在來美國后得以保持,在大學里,本科和碩士的全部課程,譚熙烈只用了4年就全部讀完。
事實上,譚熙烈如此迫不及待地讀書是為了早日實現心中所懷的理想。那就是為社會和身處困境的人創造積極的變化。
最早確立這樣宏大的目標是在譚熙烈11歲時,那是她第一次體驗到了人生中的不平等。那年的圣誕節,她想給一位同學寄賀卡,對方卻似乎并不領情,不愿意告訴她地址。譚熙烈后來才知道,這位同學因為家里太窮,住的房子太差而自卑。
“我被生活條件的懸殊而震驚了?!弊T熙烈由此發現了自己生命的激情和人生的目標,“我要幫助不幸的人們,使他們擺脫困境,我認為每個人都有價值,我要證明這一點?!?/p>
考慮到自己的理想,譚熙烈專門選擇了食品營養學和經濟學兩門專業。她的第一個目標,是進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工作。
但拿著全優的成績單的譚熙烈在畢業后意外碰壁。世界衛生組織只招用有10年工作經驗的人。譚熙烈最終進入五月百貨公司從事采購工作。
原本不想從事商業的譚熙烈,出奇地表現出很高的商業才華。
當然,起步并不完美。譚熙烈進了一批廉價的塑料涼鞋,十分暢銷,這使她震驚而驕傲。還有些老年婦女穿的鞋也賣得非常好。但很快,顧客們開始抱怨,穿這樣的鞋使她們拇趾腫脹。
年輕的譚熙烈開始明白,想在世界上留下印跡并不容易。她收起驕傲,開始花時間在公司的幾個商店賣地板,與賣貨的小販討論問題,做市場分析,全面了解顧客的需求。在不到1年的時間里,五月百貨公司的銷售和利潤都有了兩位數的增長。很快,譚熙烈獲得了負責為全美五月百貨公司進貨的職位。
善于思考的譚熙烈還在工作中發現了采購的一個訣竅,這在日后引發了美國百貨業采購方式的變革。那就是改變依賴進口商采購的做法,直接向工廠訂貨。盡管現在看來簡單,但在譚熙烈之前,沒人想到過。
此后的譚熙烈不可思議地開始了她傳奇的商業生涯。
在五月百貨公司工作4年后,譚熙烈先后在多個公司任職。像在求學階段一樣,她快速地學習著。她在商業上展現出的能力無疑緣于勤奮,但她認為,在錯誤中學習給她提供了莫大的幫助。
“商業是充滿風險的,有風險就會有錯誤。很大的錯誤常常能發展為你最終能從中獲益的事情,你可以使錯誤成為成長的機會?!弊T熙烈說。這是她始終遵循的4大原則之一。
1980年代末,譚熙烈甚至取得了全球影響。她作為耐克飾品和配件公司的第一副總裁,負責為職業運動員和普通顧客市場開發體育飾品和附件,為耐克開辟了新的道路。
1990年,譚熙烈出任銳步飾品和零售集團公司總裁,創辦了銳步和ROCKPOT零售商店,并成功地開辦了衛步公司,一家下屬于銳步的兒童鞋類和運動裝市場上的知名品牌。
后來的幾年中,譚熙烈幾乎沒有失手過,從艾凡達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到法斯頓公司的總裁,她所到之處,總能開辟新的道路,帶來希望。
事業巔峰時重拾舊夢
事業成功之后最讓譚熙烈興奮的,恐怕是可以拾起少年時的夢想。她對此給予的定義是:為社會和身處困境的人“創造積極的變化”。在銳步工作期間,參與銳步人權獎金董事會的工作更喚起了她曾經的理想。到事業進入巔峰時,她的興趣從商業領域轉移了。
其實早在1996年,譚熙烈就與國際教育事業創始人、前聯合國副秘書長羅伯特·穆勒共同創辦了“我們基金會”。她作出了相當令人震驚的決定,把主要精力放在慈善和環保事業上。更令人震驚的是,“我們基金會”從事的各個項目的經費都來自譚熙烈個人。
“‘我們基金會’很小,但它努力與其他同樣小的慈善組織合作,做一些實際的項目,并且保證所有的錢都能真正發揮作用。”譚熙烈充滿希望。
“人們總是責怪他們所處的環境。我不相信環境。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是那些起來尋找他們所要環境的人。如果找不到,他們就會創造它?!?/p>
對肖伯納的這段話,譚熙烈十分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