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家:這可得掂量著來
豪華車族——要的就是這個范兒
鄰居陳強是個軟件公司的老板,在北京創業六年,有房有車有老婆,今年初還增加了一位小成員,一家三口其樂融融。雖貴為老板,開的卻是當年老岳父送的一輛舊車。隨著事業的成功,陳強老早就憋著勁買輛好車了。因為平時喜歡駕車自助游,陳強瞄上了寶馬一輛SUV,打算明年將房子的貸款還完之后購入。
陳強算了一筆賬,如果按傳聞的新政策繳稅,40萬元的車將比原來高出近10萬元。相對于幾十萬的售價10萬元是不太多,可是對于一般人來說10萬元卻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只要不是中彩票,任誰都得考慮考慮。
陳強思慮再三決定按原計劃實施。“錢嘛,掙來不就是要花的?好車開著踏實,也方便。再說,我代表的可是公司的形象。有次我跟一客戶談判,電話里對方說什么實力雄厚資金充足之類的,唬得我穿上最好的西裝選了一五星級酒店咖啡廳。結果我看到他開著一輛奧拓就過來了,給我氣得,搞了半天我是扶貧來了。所以面子上的事兒可是馬虎不得,否則公司的底氣嚴重不足。所以于公于私我都應該買輛好車。至于加稅的問題,只要不超過20萬我想我還是可以接受的。咱要的就是這個范兒!”
根據新消費稅征求意見,新政策出臺后對SUV行業影響最大,其次是24座以下的客車以及MPV制造商。這一調整體現國家對小排量車的鼓勵,同時限制大排量轎車和SUV的消費,強化消費稅對汽車消費的導向作用。
而SUV的消費者除了陳強這種有錢的個人外,政府公用車購置得也比較多,主要是看中SUV強大的實用性和高性能。相對于個人購車,新政策對這部分公費消費群的影響顯然不大。網上有不少這樣的帖子:
“其實對大排量車提高消費稅是極其錯誤的。因為這類車型主要還是國家在埋單,消費稅收得再多,也是收的國家的。說白了,大家都姓公,收了也是白收,沒有人會舍不得,又不花自己的線。”
工薪族——買車的事還是等等再說吧
根據現有的資料顯示,新消費稅可能分5檔也可能是7檔,而無論哪一種,對于2.2升至3.0升這一階層可能只比現行汽車消費稅率提高1%~2%。而3.0升554.0升則可能提高至14%,6%~12%的稅率漲幅相當于數萬元的漲價,可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安晨是名報社編輯,分明是標準的愛車一族卻遲遲不肯買車。作為一名時尚人士,安晨處處要求標新立異,她覺得大馬路上跑的車全都是大同小異,要買就買最牛的。SUV太野,中檔車又太一般,安晨就是想買效能強大的大排量車,大馬路上一個勁兒地往人家車屁股上盯,就看T前面的數字,“聽說上半年大排量轎車只占銷售量的百分之零點幾”,在買車的問題上安晨再次暴露出她敗家的本質。
當安晨還在興致勃勃地為她的“大排量”而努力的時候,同事們紛紛議論起新的汽車消費稅。安晨掐指一算,心想不好,等她攢夠丁買車錢,車價又將上漲好幾萬,“幾萬元啊,我得多碼多少字啊?”安晨徹底放棄了她的“大排量”,并且“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干脆放棄了買車的打算。“我現在覺得坐地鐵也挺好的,當眾人的目光集中在我新衣服上時的成就感可是坐在私家車里體會不到的。”
對于像安晨這樣在中檔車與高檔車邊緣徘徊的人來說,新政策無疑是一個加在中檔這邊分量不小的砝碼,其市場導向效果明顯地凸現出來。
低檔車族——知足常樂
從今年第一季度的轎車銷售情況看,經濟型轎車的銷量已經比去年同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夏利、奧拓、奇瑞QQ等諸多經濟型轎車賣得都不錯。1~8月份的汽車銷售數據顯示,1.0升至2.2升的汽車銷量占一半以上,這就難怪長安街上可以上演數百輛奇瑞QQ集體迎娶新娘的壯觀場面了。
“汽車對我們普通家庭來說就是代步的工具,有輛車就避免了帶著老人小孩擠公車的麻煩。我們本身收入也不高,踏踏實實過日子,不需要顯擺什么,也不覺得開輛低檔車有什么丟人的。雖是一輛低檔車,每個月的停車費保養費這些加起來還要五六百呢。所以我們覺得低檔車油耗低又環保,相對于那些高檔車,國家應該免除掉這部分車的消費稅。”
相對于高檔車調高稅收,“低檔車人群”要求免稅的聲音也此起彼伏。隨著貧富差距的日益彰顯,車族們也開始了“等級分化”。不少人建議要改就來個跨度大的,干脆最高上調到30%~50%,“充分彰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平衡兩極分化”。
而消費稅是針對高檔消費品征收的一項稅種,無論高檔低檔,汽車本身都是一種高檔消費品,因此圈內專家們估計在現階段免稅的可能性不太大。
專家:排量、油耗、環保三者關系不大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祝寶良在接受某媒體采訪時說:“汽車消費稅改革主要是基于能源緊缺的角度考慮,節約能源。”財政部稅政司高晟則指出:“作出汽車消費稅調整,主要是配合宏觀經濟政策,除了石油緊缺這個原因外,還從國家建設節能環保社會這個大的方向考慮。”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所馬曉河所長則表示:“這是國家利用財政杠桿調節,實現汽車產業政策調整的一個重大舉措。”
而中國汽車工業咨詢發展公司首席分析師賈新光則認為,排量、油耗、環保三者并不存在直接的對應關系。因此,僅靠消費稅的調整,并不能達到節能和環保的目的。
記者在新浪網近期所作的一個關于汽車消費稅的調查中發現,贊成和不贊成汽車消費稅上調的人分別占了49%和46%。其中有位網友留言,他跟一位朋友幾乎同時買車,他買的是陸地巡洋艦,而他朋友買的則是夏利1.1T,兩年過去了,他朋友買油花的錢卻是他的兩倍。原因很簡單,他知道自己的愛車耗油大輕易不敢上路,而他朋友以為買小排量就是為了省油,沒想到結果卻正好相反。因此看來,調節購買轎車的排量,是達不到調節消費結構和節能目的的。
賣家:新政策成全了進口車
記者走訪了北京遠通橋豐田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銷售主管萬山先生,他認為這次汽車消費稅上調對整個汽車市場會有一定影響但不是根本性的。
“現在就有顧客詢問汽車消費稅的問題,顯然新的稅率會帶來一定影響。但是影響最大的SUV去年一共生產了一千多輛,陸地巡洋艦也只有兩千多輛,能支付起69.8萬的消費者會在乎多出十幾萬嗎?對于工薪階層來說,消費稅的上調可能會使他們選擇同一款車的較小排量。但打算買皇冠的顧客也不會因此而選擇花冠,夠檔次買花冠的人士也不會因此而選擇奇瑞QQ。
“中國的消費觀念跟國外還是有差距的,發達國家小排量車賣得非常好,因為人人都有一個環保的概念。而在中國,環保車位油耗等消費者考慮得還是比較少的。如果新版汽車消費稅出臺,包括燃油稅,那對于我們這些日本或歐美進口車來說是個很好的機遇,因為進口車在節油和環保等方面相對還是比較先進的。”
后記
在這個家家有車的新汽車時代,座駕已然是一種身份地位的銘牌,不管政策如何導向,國人愛面子的心理不變,就很難影響到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說什么環保節能,貂皮大衣珍饈美味無數寶貴的東西正滿足著人類那點卑微的虛榮。
生產廠家看市場,市場看政策。國家有明確的市場導向,節油環保調整汽車生產結構。對于還未正式出臺的新版汽車消費稅,已經有國產車生產廠家提出要隨政策調整生產線。但令人擔憂的是,如果正如萬山所言,此次新政策的出臺不過是“墻內開花墻外紅”,成全了本就競爭力強大的進口車,那民族品牌的前景也就更不容樂觀了。
編輯/王文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