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正在經歷一場文明之風的洗禮。
從2004年3月開始的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暨創建文明平安衛生城市動員大會為序幕的“三城聯創”活動,至今已一年多的時間。通過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創建活動,有力地推動了全市三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
“三城聯創”的突出特點,就是從根本上扭轉過去智能部門“單打一”的局面,把文明、平安、衛生三項創建活動結合起來一塊開展,使精神文明建設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環境衛生整治、城市建設和管理等工作緊密結合在一起,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城聯創”使過去單個部門難以解決的“老大難”問題逐步得以解決,第一件事就是規范和透明了電話的計費問題。對電話計時費裝置進行強檢是維護廣大電話用戶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但過去泰安市的電話計時費裝置的強檢成為計量管理中的難點問題,導致眾多消費者的投訴得不到有效解決,許多群眾多交了話費并不知情。“三城聯創”辦公室協調市質監局集中兩個月時間,對全市賓館、飯店、電話超市、市區街道兩側及公共場所的10899部電話計時計費裝置進行了大規模的強檢,合格率僅為44.3%。對強檢反映出來的各類問題,“三城聯創”辦公室責成有關單位立即進行整改,使這個涉及千家萬戶切身利益的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
為群眾辦實事是“三城聯創”的生機和活力所在。泰安市把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難點、熱點、焦點問題作為“三城聯創”工作的切入點,治頑疾、解難題、辦實事。在2004年4月1日召開的市“三城聯創”領導小組成員會議上,確定了開展城區交通秩序綜合整治、對尾隨游客兜售行為進行整治、淘汰泰城燃煤爐灶、對河中洗衣問題進行重點整治等20件實事。
“三城聯創”不回避小事。不按道行駛、不戴安全頭盔,曾是泰安城摩托車事故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三城聯創”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糾正人們的不良習慣,開展了城區道路交通秩序綜合整治,將汽車駕駛員不系安全帶、摩托車駕乘人員不戴頭盔和不按道行駛、闖紅燈等問題一同進行治理。經過幾個月的治理,汽車駕駛員不佩戴安全帶、摩托車駕乘人員不戴頭盔、不按道行駛、闖紅燈等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現在,新安裝的“電子警察”日夜運轉,時刻提醒人們守法駕駛、文明行車,泰城的交通秩序有了明顯的改觀。 經過一年的努力,“三城聯創”已大見成效。據統計,2004年4-12月份,旅游投訴比上年同期減少50%以上,治安案件也有明顯下降。
通過治理“五亂”和泰安城鐵路沿線環境整治,消滅了過去的一些衛生死角,城市環境衛生面貌發生很大變化;
通過實施“嚴打”,社會秩序更加穩定,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
對學校周邊食品街進行衛生整治,保障了中小學生的身體健康;
新設置了路牌標志,建起了嶄新的公共汽車候車亭,大大方便了群眾出行;
尾隨游客兜售現象基本絕跡,景區河中洗衣、裸泳現象得到有效整治,景區面貌煥然一新;
實施了城中村、城鄉結合部改廁試點,改變了長期以來臟亂臭的不良現象;
……
“三城聯創” 到目前已順利完成了40多件實事, 隨著一件件“老大難”問題、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問題的相繼解決,“三城聯創”在群眾心目中的位置越來越高,呈現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在整治違法建筑中,“三城聯創”敢于動真碰硬。20世紀90年代初期在泰山風景名勝區內修建的21棟別墅群,建筑面積達11000多平方米,十多年來嚴重影響著泰安的自然景觀和生態植被,屬嚴重違章建筑,市民、游客大為不滿。“三城聯創”活動開始后,按照法律程序進行了徹底拆除。泰安市公交公司在2003年底全市行風評議中,列后三位。在“三城聯創”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下,下大氣力解決服務質量差、車輛間隔時間長、標示不清、晚點拋客等問題,新添了公交車輛,更換了站牌,確保正點收發車,服務質量明顯提高,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2005年,泰安市又開始實施以“綠化、亮化、凈化、美化”四大工程為重點的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整治活動以市區主要干道為重點,緊緊圍繞建設“藍天、碧水、青山綠色家園”的總體目標,對沿街綠地、公共游園等進行綠化完善,對沿街空閑地塊和新建騰空地塊最大限度地實施綠化,增加綠地面積,提高綠化覆蓋率;對沿街建筑裝飾性燈飾進行高標準設置,提高亮度和水平;全面治理亂搭亂建、亂貼亂畫、亂到亂排、亂擺亂放、亂扯亂掛、亂圈亂占等,徹底杜絕破壞城市環境的違法違規行為;拆除城市建設中遺留的殘垣斷壁,按照統一設計改造戶外廣告標牌,對住宅小區環境進行治理。
一年的實踐充分證明,“三城聯創”進一步優化了發展環境,促進了全市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成為提升泰安城市形象的有效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