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山東省乳山市舉行了“首季百項工程大開工”儀式。首季112個投資500萬以上的項目相繼開工,總投資達108億元。其中,過億元項目23個,總投資62億元。威海市委常委、乳山市委書記趙熙殿說:“百項工程大開工,是乳山進入百強后實現新的跨越目標的首跨,也是乳山搞好黨員先進性教育、推進區域快速發展的具體體現”。
面對國家宏觀調控的新形勢,乳山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造性開展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在變化中趨于優化,經濟運行速度和質量明顯提高。2004年,乳山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55億元,同比增長22.3%,創造了年度全省唯一新進全國綜合發展百強縣、全省唯一新增國內外兩個上市公司“兩個全省唯一”。
躋身百強后,為實現新的跨越,乳山市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位置和角色,作為中日韓大三角中的乳山、青煙威小三角的乳山、環渤海經濟大圈中的乳山、膠東半島城市群小圈中的乳山,創新觀念,甘當配角,努力打造四大對接板塊。即突破工業,打造膠東半島制造業基地的對接板塊;提升開放,打造國內外產業轉移的對接板塊;上檔建城,打造半島城市群的對接板塊;促上旅游,打造沿海旅游圈的對接板塊。思路決定出路,過百億的固定資產投入讓乳山首季迎來了開門紅。
對房地產項目和投資低于500萬元的項目一律不納入百項范疇,是乳山市“學強趕強超強”、實現新跨越,做“強后文章”的亮點。發展經濟不但要培植經濟增長點,更要培育經濟增長極。以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是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關鍵,也是區域經濟發展最有力的引擎。乳山市堅持“工業立市”,著眼項目標準和質量,對項目引進實行選項制,講究招商成本,控制投資密度,提升技術含量,抬高了項目引進門檻,變大中小一齊引為攻大促中限小,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資源、促上主導產業、減少惡性競爭。以產業項目為導向,乳山市做活了“房后文章”,通過以三促二,重抓工業項目、旅游大項的開工建設,培育和擴大金屬冶煉、食品加工、染紡服裝、機械配件四大產業鏈,舉力建設“小而特、特而專”的特色產業聚集地,打造膠東半島制造業基地的對接板塊。2004年,乳山市工業投入占總投資的比重達到54.8%,同比提高近10個百分點。今年首季開工的112個大項目中,過億元項目達23個;工業項目85個,總投資58.33億元,個數和總投資分別占到總額的76%和54%,工業投資比重繼續擴大。同時,產業項目比重攀高,重點產業項目達100個,總投資96.47億元。總投資15億元的臺灣科學園、總投資1.3億元的海馨康生物科技以及膠東生物制藥等16個高科技含量項目同時開工,總投資1.5億元的丹林木制品、總投資1.1億元的佰洋汽車賽服以及愛利嘉電子等30多個大項抱團介入、集約發展,涉及到電子、食品、機械加工等諸多領域,多產業的經濟格局呈現出百舸爭流的良好勢頭。通過不斷引進大的產業項目,發揮他們的集聚效應、規模效應、輻射效應和帶動效應,工業對乳山地方財政收入的貢獻率將進一步提高,而且重點產業項目群還將成為拉動乳山經濟快速發展的強勁動力。
內資、外資一樣引,既重外資更重內資、既重引資更重增資,是乳山市“學強趕強超強”、實現雙贏為目的,堅持開放強市,抓基礎促配套構建平臺,抓大項促投入增勢蓄能,抓集群促產業優化結構,以最大誠意和最優條件,同國內外投資商加強合作,廣借外力,借外興內。在鞏固韓國、開辟日本、突破臺灣、拓展歐美的基礎上,乳山市堅持乳山以外都是外,廣引市外民營和社會資本。“借韓興乳”、“借青興乳”兩篇開放文章的做活,國家AAAA級銀灘旅游度假區對外知名度和吸引力的提高,使乳山市加快了開放步伐,提升了開放層次,國內大企業和產業龍頭紛踏而至。在加在布什資引進力度的同時,乳山市以鷦為主,以市場運作的形式,加強內外產業對接,擴大對外交流,重抓與駐乳企業的合作,促其產業延伸、擴股增資。通過產業聚集,乳山市加快了現代制造業、配套加工業基地建設,積極打造國內外產業轉移的對接板塊。乳山市首季開工的大項目中,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客商投資的外資項目達24個,總投資額33.2億元,其中過500萬美元的達到15個,總投資31.6億元;內資項目達到了88個,總投資額達81.83億元,個數和總投資額分別占總額的78.6%和76%。此次過億元投資的好當家水產養殖加工、福特普清洗制品、瑞輝實業等內資項目的增多,在引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位動內需、擴大就業率的同時,將帶動乳山民營和個體私營企業的發展,打造產業鏈,培育產業群,建設產業帶,促進產業融合,完善產業支撐。內外資的大融合,還將成為拉動乳山經濟的兩駕馬車,保證經濟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