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饋
超出醫學家想象的社會問題
20世紀之前,各類急性傳染病(瘟疫)的侵襲一直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其影響足以改變變歷史。隨著科學的發展,各類傳染病病原的確定、疫苗和搞生素的發明,這個威脅人類生存發展的大敵終于得到了控制。于是慢性病——以癌癥、艾滋病為代表,替代急性傳染病成為當代世界的“主要疾病象征”。
生物醫學界對各類癌癥的發生機制進行持續不懈的研究,盡管絕大部分種類的癌癥成因仍不明確,更談不上進行全面有效的治療,但對個別癌癥的研究,如血癌,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開發出新型靶向藥物,為攻克其它癌癥提供了有的借鑒。
及早預防,把癌癥扼殺在萌發階段,是適合我國目前國情的抗癌癥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貴刊《癌正襲來》文中所提的實驗發現,林州住民具有超高水平的多環癌組織樣本中可以檢測到高水平的PAH-DNA化合物。理論上,這種化合物引起DNA損傷,最終使細胞發展為腫瘤細胞。通過一些基本的預防措施,如改變生火和煮食習慣,降低食物中的PAHs的含量從而減少PAH-DNA化合物的發生水平,降底食管癌的發生率,是一個理想方案。
然而理想在現實層面卻舉步為艱。癌癥的預防和診治不單是科學問題還是一個社會問題。文地于癌癥與當代中國社會之間關的調查想當出色,很多實際問題是致力于攻克癌癥的科學工作者所無法想象的。
西方學界對健康的社會經濟決定因素素有研究。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有統計數據顯示,收入差距過大的增長正在迅速損害人們的健康狀況。學者認為這是因為人類“好”的精神狀況(如寬容、謙卑、相互信任)被破壞的緣故。在社會因素作用下,癌癥發生率可能全隨著精神壓力而提高;早期腫瘤雖經確診,患者卻因為社會、經濟原因無法分擔精神壓力,無疑會中生病情。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期,收入過低的弱勢人群在癌癥預防和診治方面的情況如何,文章提供極佳的第一手資料,為以后制定相應的新醫療法規提供了參考。
黃耀偉(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博士)
[往來]
兩難的選擇
貴刊9月(下)的“窗下人語”《把酒月下,與誰和解?》提出了一個如何在“真相”與“和解”中進行選擇的兩難命題。
我們習慣于宣傳和教育社會大眾形成某種共識,歷史事件被濃縮為一段結論、歷史人物被提煉為一個符號、受歷史事件影響的大眾被歸納為一個統計數字。“面向未來”的“壓倒性選擇”是否能夠強迫受害者放棄對過去的痛苦記憶?這樣的忘卻或集體性失憶,能不能帶來真正意義上的和解?
英國和平學專家瑞格比教授所倡導的和解文化,也以真相的揭示作為核心價值之一。各國議會聯盟第110屆大會通過的決議中指出,“真正的和解與通過起訴、調停、公布真相和賠償來承認并處罰以往的犯罪密切相關”。這與瑞格比教授所言的四個核心價值“和平、真相、伸張正義、致歉和寬恕”是相一致的。這樣的和解應該是真正意義上的和解,它不會掩埋歷史真相,不會讓人們在放棄個體記憶的前提下追求內心的平靜,不會放棄對正義的追求,不會置受害者的痛苦于不顧。
沒有記憶的人永遠不會做到“吃一塹,長一智”,同樣的錯誤可能會一犯再犯。以史為鑒不僅是對別人的要求,也應該是對我們自己的要求。
(江陽)
治安有法,治安靠誰?
剛到廣州時,我常常被小偷光顧。在經過N次教訓的循環強化以后,我終于學會了怎樣在這個城市行走:只要上了馬路,雙肩包永遠只背在前面不背后面;在公車上也抱緊包包決不打盹……如此這般,倒也安然過了幾年。
誰知,這些年形勢發生變化,偷很快過時,主流已經變成了搶。葛優雖說最看不起這些沒技術含量的活,但恐怕也正因為如此,準入門檻低,所以簡單易行。
當然,我們不能把偶然當必然過日子。但是,當你身邊的朋友、同事超過5個以上有這樣的經歷,當報紙上消息不斷,我不能不感覺,假如你走在街上而沒遇到搶劫,有幸運的成分在內。
在這樣的城市,我們絕不奢望有人挺身而出,因為總能聽聞,某某因替人打抱不平,被歹徒殺死。然后是他扔下的一家老小生活困窘的照片。這樣的東西看多了,恐怕只能在暴力下緘口斂行。
小偷歹徒應該被懲處,但不能靠我們這些老百姓。最近廣州警方大力加強治安管理力度,希望能夠短期見效、長期保持。
(檸 檬)
冷眼看待“李旋風”
9月19日,闊別大陸56載的臺灣文化名人李敖抵達北京,開始了為期11天的“神州文化之旅”。十幾個保鏢、二十幾名公安布置在機場,由豪華奔馳警車、兩部奔馳以及近10輛隨行車輛組成的車隊浩蕩駛過,李敖一個人的光環,簡直不輸給國民黨和親民黨的大陸訪問團。
而從李敖確定要來大陸的那一天起,“李旋風”就開始橫掃媒體和學界:各大網站都開辟了專題討論此事,學者們輪番上陣,對李敖發表或褒或貶的言論。因為許多人的爭相追捧,這位前不久還被人批評說“有淡出歷史舞臺危險”、“江郎才盡”的70歲老人,又成為中國文化和新聞界最炙手可熱的明星人物。
李敖在大陸的廣受歡迎,原因無外乎以下方面:第一是他強烈的反叛意味,不畏強權,不怕坐牢,反兩蔣,反李登輝,反臺獨,誰當權他就反誰,那種孤膽英雄的氣概,罕有出其右者;第二是他傳奇的人生經歷:罵過人、坐過牢、出過書、娶過女明星,笑傲江湖,特立獨行,與中國傳統文人嚴肅、方正、耿介的傳統形象大相徑庭;第三是他在兩岸同是中國人、必須走向統一等根本問題上始終沒有含糊過,并與“臺獨”勢力與“臺獨文化”進行了堅決的抗爭,是臺灣鮮見的公開支持“一國兩制”、反對“臺獨”的旗幟性人物。
然而,如果許多人把李敖當作影響時局的學者和政治家來期待,大概是要失望的。瀏覽李敖大陸行的新聞標題《李敖的初戀情人身份確定》《艷遇不斷,七段情讓人生羨》;《李敖文人新標準:比老婆》……學界的熱門話題則是李敖的道德操守、人格缺陷以及他與自己的“伯樂”蕭孟能之間的是非恩怨。而從北大未名網站上的帖子也能看出,學子們感興趣的是“李敖怎么評價大陸的超級女聲現象?”、“李敖是如何騙得眾多女孩子芳心的?”不難看出,其中大部分是“八卦”的內容。所以,盡管各方都反復強調“文化”兩字,千方百計將李敖此行往“兩岸關系”、“中華文化的傳承”上靠,也無法回避它的娛樂氣質。
而“李旋風”與港臺明星到大陸開個人演唱會的最大區別,在于他以在北大、清華的兩場講演證明自己不僅“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而且“時髦不能動”。
對于此行的真正目的,李敖自己解釋說“臺灣需要高人到大陸去,解開雙方因為誤解而造成的誤會,我認為我是最合適的人”。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克服了恐機癥、“近鄉情怯”等困難,毅然決然地來了,勇氣可嘉。但毋庸諱言,臺海之間的癥結,并不是簡單的“誤會”,而是存在著切切實實的分歧。目前,島內仍有民眾對大陸和“一國兩制”抱有疑慮,而臺灣今年的兩次“選舉”也都印證了親獨勢力的存在。這一切,恐怕不是李敖的如簧之舌所能解決的。
(趙靈敏)
官員撤股,考驗《公務員法》
9月21日是產煤大區內蒙古自治區要求公職人員從煤礦中撤股的最后期限。根據《中青報》記者的報道,遺憾的是,到即將下班時,未見一例主動撤資的行動。
其實,官員享受的政策是普通公民難以比擬的,比如限期交代問題就從輕發落;比如這次的限期撤股等。限期撤股實際上隱含了對過去所賺取利益的默認,以前違規賺的就不追究了,條件夠優厚的了。可惜當地官員似乎不領情。一種解釋是官員有僥幸心理,不愿意投資泡湯;更大的可能似乎是,如果真要主動撤資,就把自己的家底暴露了。人們就會問,你那么多錢是哪里來的?如果說不清楚,法律上可是有一條不能說明財產合法來源罪的。
某些官員的抗拒態度,直接導致了國務院的震怒。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表示,過了25日再不主動申報,一經查實就地免職。目前,廣東省方面已經承諾在最晚10月20日向中央匯報后,將向全社會公布本省公職人員撤除在煤礦投資的總體情況。日前已經有管煤勾結大案被查處的消息傳出,相信將逐漸有類似案件被曝光。
整治公職人員入股問題,還關系到明年開始生效的《公務員法》的尊嚴。此法第53條明確規定公務員不得有下列行為: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如果中央不下決心把官員兼職或參股牟利問題解決清楚,《公務員法》的威嚴將蕩然無存,也談不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慶紅在全國實施《公務員法》工作會議上講話中提到的,建設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隊伍。
相關官員即使在此次查處行動中僥幸過關,未來也將面臨著《公務員法》的制裁。公法溯及既往,效力也比文件、規定等高得多。
(有悔)
伊朝核談,一張一弛
9月19日,第四輪北京六方會談以一份五易其稿的共同聲明的出臺,宣告取得“突破性階段性成果”。在確保東北亞地區安全的戰略框架下,朝核危機以平壤和華盛頓各退一步的方式得以緩和。盡管聲明中還存在對“尊重朝鮮和平用核權利”等原則問題的模糊表述,并且避開了先前一直阻礙會談進程的輕水反應堆問題,但大方向是既定的,即在11月召開第五輪會談,討論朝鮮放棄一切核武器及現有核計劃,實現與美、日關系正常化,接受五方能源援助,以及建立朝鮮半島永久和平機制的現實路徑和先后步驟。
同日,伊朗核問題又趕上每年開會5次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的會期。一個月前,由于伊朗重啟鈾轉化活動,IAEA理事會曾緊急開會冀圖喝止;而在前不久,歐盟也就此下達最后通牒,可是伊朗橫豎不買賬。尷尬萬分的歐盟不得不選擇提請IAEA理事會將此案提交安理會解決。若真拿到聯合國“過堂”,艾哈邁迪·內賈德將十分難堪。這位新總統剛剛在第60屆聯大上建言由歐盟、俄羅斯、中國和南非參加伊朗的核設施工程,以增加該國鈾濃縮計劃的透明度。不過,歐洲人卻對他宣稱的“伊朗將向伊斯蘭兄弟國轉移核技術”異常敏感和失望。因此不難料定,伊朗接下來的日子會比朝鮮難過些。
(謝奕秋)
英雄遲暮,美人依
烏克蘭總統尤先科9月8日解散季莫申科內閣,宣告了只有短短半年的“橙色革命”蜜月期的徹底結束。在新一屆議會大選的壓力下,這對金童玉女的臨時政治婚姻不歡而散。
兩人的分歧從“橙色革命”成功之日季莫申科毫不掩飾自己的權力野心起就已開始。正是為了平衡集“美女總理”和“烏克蘭新寡頭代言人”于一身的季莫申科的巨大影響,尤先科才特別任命了忠于自己的波羅申科擔任要職,但這樣的“分而治之”政策造成了對立雙方共同坐大,政爭的最后結果是兩敗俱傷,尤先科不得不作出讓雙方同時出局的決定。
季莫申科雖然再次下野,但她天生就是一個反對派,這對她爭取贏得明年春天的議會大選反而更加有利。尤先科的總統任期還有4年,但即將于明年1月生效的憲法改革將會把主要權力從總統向總理身上轉移,所以,對陷入嚴重內訌和腐敗丑聞的總統班底來說,阻止憲法改革生效是其當務之急。不過,烏克蘭首任總統克拉夫丘克相信,尤先科今后將非常被動,“這就好像足球比賽進行到了下半場,對手還有多名球員等待上場,而尤先科已無人可換”。德國《商報》文章指出,為擺脫危機,尤先科可能會選擇與前總統庫奇馬結盟。
(梁強)
沒有宙斯的諸神聚會
9月14日,當第一抹陽光灑落到美東大地時,來自近門。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魚貫而人位于紐約東河之濱的聯合國總部。擁有191個成員的聯合國組織,似乎搓著空手望著遠道而來的客人不知用什么來款待。說好要拿出來的“大餐”已經被布什趕進聯合國的“美國公牛”博爾頓修剪得七零八落,《成果文件草案》勉強湊足了35頁,安南精心準備的恐怖主義的政治定義沒有了,核不擴散等重要議題沒有了,四國聯盟的人常議案成了廢案,最終文件連文字翻譯都沒來得及做好就匆忙散發出去。難怪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直喊騙局,并喧嚷“聯合國的新總部應該在南半球”,因為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都集中在那里。
風雨蒼黃60年,從美國威爾遜總統構想“國聯”到羅斯福總統力扶聯合國的誕生,到3年前布什總統對聯合國大加貶損,最后到博爾頓揚言炸平聯合國總部大樓頂部也無妨的言論出籠,危機已經滲透進聯合國的中樞神經。當剛剛從腐敗丑聞中脫身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和剛剛躲過菲律賓眾院彈劾的安理會當月輪職主席阿羅約雙雙出現在主席臺時,臺下的看客忍俊不禁。面對主權國家的一眾代表,一身虛職的安南畢恭畢敬。本次歷時3天的峰會只是讓各國代表相互點頭擁抱而已,可謂一場沒有宙斯的奧林匹斯山諸神聚會。
(石 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