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輸了中國,誰就輸了全球。中國又重新成為沃土,但是這個被普遍認為是潛力巨大的市場并非是所有跨國公司的福地。
成為主角的跨國公司與主流的中國經濟碰撞在一起,所產生的巨大能量既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跨國公司自己。
在20年時間當中,它們在中國市場上收獲頗豐,同時也慢慢發現這個市場本身的變化正在促使它們主動地尋找變革。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研發,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這個被很多人認為是最有增長性的市場上依然有勝敗。跨國公司們正在以一種更精細的態度審視中國,它們也需要為了賺每一塊錢而用盡心思,就像它們在其他市場上做的那樣。同時,跨國公司已經越來越傾向于將戰場從制造轉移到知識產權、品牌等領域。
同樣一個起點,惠普、英特爾、IBM、微軟、摩托羅拉、諾基亞這6家典型跨國公司走出的是不一樣的路徑,各自也到達了不同的終點。
20年一個輪回,跨國公司們是否已經找準了未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