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燒地板》舞盡三百年舞蹈精華
演出時間?押2005年10月11日~10月16日;2005年10月19日~10月21日
演出地點?押人民大會堂、上海大舞臺
被譽為“全球最火爆、最時尚、最具轟動性的世界舞蹈巔峰盛宴”的《燃燒地板》攜800多套演出服、90頂帽子和帽飾、360雙舞鞋、240對舞襪、75套禮服、80條緊身褲……激情來華,調制出舞蹈盛宴。《燃燒地板》是以傳統的國標舞為主題,將動作的連貫、服飾的華美、舞伴之間的默契配合與先進的聲、光、電等科技手段相融合,首次將國標舞帶入搖滾時代。
它的表現形式遠遠超越了國標舞的范疇和局限,集華爾茲、恰恰和桑巴、踢踏舞等舞蹈于一身,還包含了搖滾、曼波、薩爾薩、弗拉門戈等各國的民間舞和舞廳舞,甚至芭蕾和現代舞也融合其中,難怪行家稱之為“濃縮了三百多年來的世界舞蹈之精髓,是舞蹈‘夢之隊’”。

印度舞劇首登中國舞臺
演出時間:2005年9月6日~9月9日
演出地點: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
根據印度寶萊塢電影《寶萊塢生死戀》改編的舞劇——《愛之燈》,首次登陸中國,這也是我國首次上演印度舞劇。印度著名的薩菲爾舞蹈團和印度斯瑞西蒂迪西舞蹈團經過一年的精心編排,把首演地點選在中國惟一設有印地語系的北京大學。整個舞劇,不僅由印度年輕的導演和著名的奧迪西舞蹈家執掌,而且舞蹈創意是經過近年來一直致力于將印度文化尤其是印度舞蹈努力推薦到中國來的楊奇鳴先生的精心編導以及東方歌舞團著名的老一輩舞蹈家張均教授、邢德輝教授和畢業于北大印地語系后又到印度拜師學習印度卡拉可和婆羅多舞蹈的金珊珊小姐的全力支持和指導才成型的一臺演出,是印中兩國藝術家共同的努力和心血。
在印度,所有的藝術起源都與宗教有關,其中舞蹈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人們通過它走向靈魂的救贖。印度是個傳統舞蹈十分富有的國家,目前被公認的古典舞蹈就有六派,它們是南部的婆羅多舞、西海岸的卡塔卡利舞、東部的奧迪西舞、北部的卡塔克舞、東北部的曼尼普利舞和安德拉邦的庫契普迪舞。至于各地區保存的民間舞、土族舞更是不計其數。

“四鳥繞日”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志
8月16日,國家文物局正式公布,采用金沙“四鳥繞日”金飾圖案作為“中國文化遺產標志”。這是新中國第一個用于文物保護的標志。
“四鳥繞日”又名太陽神鳥,原物是一件金飾,2001年2月于四川成都金沙遺址出土,是出土的中國古代有關太陽崇拜文物圖案中最為精美的一件,也是21世紀中國考古的一個重大發現。圖案中心的太陽向四周噴射出12道光芒,呈現出強烈的動感,象征著光明、生命和永恒。環繞太陽逆向飛翔的四只神鳥,反映了先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體現了自由、美好、團結向上的寓意。整體的圓形圖案寓意民族團結、和諧包容,圓形的圍合也體現了保護的概念。
針對此標志的使用,國家文物局公告稱,中國文化遺產標志上方采用簡體中文“中國文化遺產”;下方采用漢語拼音“ZHONG GUO WEN HUA YI CHAN”,各民族自治地方可使用當地少數民族文字,在對外交往工作中可使用英文“CHINA CULTURAL HERITAGE”或其他國家文字;中國文化遺產標志標準色彩為金色,可根據不同需要使用其他顏色;中國文化遺產標志核心的金飾文物圖案,除配合文字使用外也可單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