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農村稅費改革各項措施的逐步到位,農民經營土地的積極性不斷增強,涉及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問題也日益顯現出來,本期《百姓焦點》欄目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進行解讀。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是什么時間頒布和實施的?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于2002年8月29日經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此前實行的農村土地家庭承包,符合政策的繼續有效并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的保護。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哪些土地要實行承包,承包的方式有哪幾種?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園地、林地、畜牧用地、養殖水面以及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土地資源都要實行承包。
(一)耕地是指種植農作物并經常進行耕種的土地,包括熟地、當年新開墾地、連續撂荒未滿三年的土地及休閑地、輪歇地等,通常分水田、旱地、水澆地等;
(二)園地是指常年種植的茶、桑、果及苗圃用地,包括原有的、復墾的和本年新植定栽的園地;
(三)林地是指生長喬木、竹類、灌木的土地,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以及跡地等;
(四)畜牧用地是指用于畜禽養殖和收割牧草的土地;
(五)養殖水面是指用于養殖水產品并經常進行管理的水面,包括湖泊、水庫、河溝和池塘等;
(六)“四荒”是指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包括荒地、荒沙、荒草和荒水等。
對上述農村土地的承包,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二是其他方式的承包。
農村土地家庭承包,是以家庭為經營單位的、人人有份的土地承包。《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承包方限于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其他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以及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都不能作為承包方,只能通過依法流轉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承包以農戶家庭為單位,而不是以農民個人為單位進行承包。當然,在計算每戶農戶應當承包的土地面積時,通常要考慮農戶家庭的人口數量和年齡結構、勞動力數量等因素,即“按戶承包,按人分地”。凡是為農民提供主要經濟來源,承擔其基本生活保障的土地,應當實行人人有份的家庭承包方式。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及其他農業用地,如養殖水面、果園等。這些土地之所以實行公平為主、人人有份的家庭承包,是由于目前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就是不發達階段,農村尤其不發達,我國農村尚未建立社會保障制度,而且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很難使就業、住房、醫療、養老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現代社會的保障制度覆蓋到農村。因而,每個農戶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承包地,實際上就是農民的“命根子”,不僅僅是農業生產的基本要素和農民的基本生產資料,而且也具有社會保障和福利性質,是農民最主要、最可靠的生活保障。
除了以上實行家庭承包的農業用地外,主要還有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幾種農業用地。對于這幾種農業用地,法律規定實行其他方式承包。之所以對“四荒”地等采取其他承包方式,主要是因為“四荒”資源開發利用難度大,需要的投入相對較多,總體上說依靠單家獨戶的農戶難以很好地開發利用。為了鼓勵和吸引社會上有農業經營能力和資本技術實力的組織和個人到農村開發利用“四荒”資源,《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采取區別于家庭承包的方式對其進行開發利用。
其他方式承包與家庭承包有以下明顯區別:
一是承包方不同。作為家庭承包的承包方只能是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成員,并且以戶為單位進行承包,發包方不能隨便選擇確定承包方。其他方式承包的承包方可以是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戶、聯戶和個人,也可以不是,而且往往更多的是外來的經濟組織(城市企業)和個人。發包方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選擇確定承包方。
二是承包的對象和功能不同。家庭承包的對象是耕地、林地、草地或果園、水面等常用農業地;其他方式承包的對象主要是“四荒”地,包括不適宜家庭承包的其他一些零星土地。家庭承包的對象具有很強的福利和社會保障功能,是承包戶最可靠的生活保障;而“四荒”地通常不具備這種功能。
三是承包的方式和原則不同。家庭承包采用的是人人有份的平均分配方式,遵循公平原則;其他方式承包采用的是招標、拍賣和公開協商等市場化運作方式,選擇最有經營能力的人承包,體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四是確定雙方當事人權利與義務的方式不同。家庭承包的權利與義務主要是依法確定,法律有明確、具體的規定;其他方式承包則主要通過雙方平等協商達成一致,以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等具體內容。
五是權利的保護方式不同。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物權方式保護,法律規定在承包期內,發包方原則上不得調整、收回承包地,承包方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自愿、有償流轉。其他方式承包取得的承包經營權則按債權方式保護,承包方通常只享有債權請求權,請求損害賠償。
六是其他方面的不同。如承包期限不同、管理方式不同、經營權取得方式不同、經營權流轉不同(可以抵押)、繼承方式不同等等。(江西省農業廳農經處羅青平鄭文綠郵碼:3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