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能看不能讀的詩文?在一般人心目中,應(yīng)該是沒有。因為我們平常見到的詩文,都是既能看又能讀的。但實際情況是,不但有這樣的詩文,而且還不少。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幾則。
有一篇《于瑜欲魚》的短文,說的是,我有個叫于瑜的朋友想去釣魚,到我家來找我,對我說:“我想到渝淤那地方去釣魚,我們一起去好嗎?”我對于瑜說:“我要賣玉,俞禹想要這塊玉,我正準(zhǔn)備去他家?!庇谑?,我和于瑜一起去俞禹家找俞禹。在一個拐彎處,我們遇到俞禹。我正準(zhǔn)備賣玉給他,不巧又下起大雨。我們冒雨跑到俞禹家,我把玉賣給了俞禹,又和于瑜一起在俞禹家避了會兒雨。雨停了,我和于瑜才離開俞禹家,一起到渝淤去釣魚。原文為:
于瑜欲漁,遇余于寓。語余:“余欲漁于渝淤,與余漁于渝淤歟?”余語于瑜:“余欲鬻玉,俞禹欲玉,余欲遇俞于俞寓?!庇嗯c于瑜欲遇俞禹于俞寓。逾俞隅,欲鬻玉與俞,遇雨,雨逾俞宇。余語于瑜:“余欲漁于渝淤,遇雨俞寓,雨逾俞宇,欲漁歟?鬻玉歟?”于瑜與余御雨于俞寓,余鬻玉與俞禹。雨愈,余與于瑜逾俞宇,漁于渝淤。
我國現(xiàn)代著名語言學(xué)家趙元任也曾經(jīng)寫過一篇趣文,名為《施氏食獅史》。講有個住在石室里的詩人施氏,喜歡吃獅子,發(fā)誓要吃十頭獅子。施氏經(jīng)常到市場上去看有沒有獅子賣。有一天十點鐘,剛好有十只獅子送到市場來。而這時,施氏也恰好來到市場。施氏看了看十只獅子,最后憑借著箭矢,將十只獅子殺死。施氏揀起獅子的尸體運(yùn)回石室。石室很潮濕,施氏又讓仆人打掃房間。房間打掃干凈了,施氏開始吃十只獅子。吃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十只石頭獅子。特作此文記述這件事。全文如下: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十獅尸,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十獅尸。食時,始識是實十石獅尸。試釋是事。
這篇趣文所用的字,讀音都相同或相近,寫在紙上意思明白,但是如果拿來讀,卻十分拗口,聽的人也不知所云。
還有一首題目為《西溪犀》的詩,用的也是同音字,寫的是一個叫席熙的人和一頭犀牛在溪邊嬉戲的情景。詩曰:“西溪犀,喜嬉戲。犀吸溪,戲襲熙。席熙嘻嘻希息嬉。席熙細(xì)細(xì)習(xí)洗犀,惜犀喜襲席熙?!?/p>
對聯(lián)中使用同音字的情形更為普遍,以致形成了一種專門的對聯(lián)種類——同音聯(lián)。賞讀同音聯(lián),別有一種意趣。如:
相傳湖南祁東有位白溪先生偕妻泛舟遣興,見江邊有一賣魚的胖大娘被雨淋透還高高興興地做生意,妻即吟出上聯(lián)“腴嫗鬻魚愉雨浴”。白溪先生正苦思下聯(lián),妻卻搬出小椅,倚椅而坐,欣喜地觀賞江上移動的漣漪。白溪見此,亦因事對出下聯(lián)“昳姨倚椅懌漪移”。
“娃挖蛙出瓦;媽罵馬吃麻?!鄙下?lián)說的是有一個孩子在刨地時,有一只青蛙從瓦片下蹦了出來;下聯(lián)是說馬跑到地里吃了麻,老媽媽氣得罵個不停。
“林巧稚臨巧治;竺可楨足可珍?!绷智芍?,我國著名的婦科醫(yī)學(xué)專家;竺可楨,我國著名物候?qū)W家。二人都是我國科技界的名家,且一男一女,同中有異。上下聯(lián)中前三字與后三字同音,對仗工穩(wěn),吟讀頗有妙趣。
“星馳醒時心駛;馨持新詩信施。”此為著名聯(lián)家沈善增所撰同音聯(lián)。上聯(lián)意謂半夜醒時遙望天空心馳神往,浮想聯(lián)翩;下聯(lián)意謂一瓣心香融入新詩,借心隨意地傳播。
“溪西犀喜戲;囿右鼬悠游。”上句是說在小溪的西岸,犀牛三五成群,相互嬉戲。下句是說在園子的右邊,小黃鼬自在悠閑,不知要“漫步”到何處。
(責(zé)編 崔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