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2月24日晚,世界著名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滿懷幸福的喜悅,設宴款待親朋好友,人們萬萬沒有想到,這竟然是與卓別林先生的最后一次歡聚。次日清晨,當家人喚他用早餐時,方才發現他早已訣別人間。噩耗傳來,舉世上下無不為之悲痛惋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喜劇大師的早逝呢?世界一些科學家對此進行了一系列研究,美國醫學家曾利用激光和放射性同位素、電子計算機超聲波診斷儀等先進儀器,對他進行了全面檢查。結論是:卓別林死于酒后服用安眠藥。
為什么酒后服安眠藥會造成如此大的危害呢?因為服藥前后喝酒,會引起中毒反應,其主要表現為面色潮紅、頭暈頭痛、心動過速、呼吸急促、惡心嘔吐,嚴重者血壓下降、呼吸困難、四肢抽搐、心律失常、昏迷不醒,如搶救不及時,會有生命危險。這種中毒現象在醫學上稱為“雙硫醒反應”。其原因是酒的主要成分乙醇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物質,導致人體中毒。另一方面,大劑量的乙醇對人體的麻痹和鎮靜作用,使神經系統的反應降低,從而使人變得遲鈍和麻木。如果此時再服安眠藥,如巴比妥、安定、利眠寧、安眠酮,勢必對人體造成雙重抑制作用。由于抑制了呼吸中樞,呼吸頻率和深度變得慢而淺,以致機體缺氧和二氧化碳儲留,最后因呼吸麻痹死亡。
據有關文獻報道,約有百種以上的藥物在使用期間忌酒。如高血壓病、冠心病患者服用利血平、復方降壓素片后飲酒,會引起嚴重的高血壓、心肌梗塞,重者導致休克而死亡;癲癇病人服用苯妥英鈉等抗癲癇藥后飲酒,可導致癲癇頻繁發作而不能控制;服用阿司匹林和水楊酸鹽類藥物后飲酒,因刺激胃腸黏膜會引起消化道出血;服用降糖靈后飲酒,會導致劇烈腹痛、酸中毒和低體溫。飲酒能降低胰島素的效用,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島素期間飲酒,可發生嚴重低血糖反應或休克;飲酒還可加重地巴唑、呱乙啶等降壓藥物的不良反應,造成體位性低血壓。
有些藥物與酒同用,能引起一些特殊危險反應,硝酸甘油類藥與乙醇同用,容易引起血管擴張,血壓突然下降、惡心嘔吐,重者昏迷休克;優降寧、苯乙肼、氯霉素等藥物可誘發高血壓、痙攣、高血壓危象、昏迷;磺酰脲類降糖藥(如D860)、痢特靈、甲苯肼能夠引起顏面潮紅、胃腸不適、心悸、昏暈、低血壓等癥狀。由此看來,用藥應避免飲酒,更不能酗酒,以避免出現意想不到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