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工資、利潤、價格和利率正在被中國這條巨龍改變著。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是古老中國按照自然狀態總結的諺語,中國強大的勞動力如何進入全球經濟這將是50年甚至是100年來所產生的最具深遠意義的變化。
隨同中國一起成長起來的巨人有印度、巴西和前蘇聯,都有著強大的勞動力資源,對世界經濟都產生了巨大的推動力,因此全球的未來是興旺繁榮的。中國的增長率同亞洲過去和現在呈現的經濟形勢相比較也是正常的,但中國對世界經濟確有著非同尋常的影響,原因有二:中國有著巨大便宜的勞動力資源,而且它的經濟貿易也在異乎尋常的向外開放。因此,中國的發展不僅僅是全球增長的強大動力;它對其它經濟也具有具有深遠的影響。
上周,從中國宣布人民幣不再盯住美元的匯率調整之后,對北京流通市場,債券和日用品市場的沖擊力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在兩年前,沒有人關心人民幣元的匯率問題。最近,由于美國巨額的貿易赤字,這個問題成了國際政治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上周的人民幣元升值2.1%,這樣比率的調整是微不足道的,不太可能減弱美國的貿易逆差。更重要的是這次匯率調整打破了長久以來人民幣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改為“有管理的浮動的”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政策。在理論上,允許人民幣匯率有一定的浮動空間,盡管中國的權威機構允許人民幣匯率浮動的范圍會是多大還不清晰。
即使上周匯率調整的幅度是謹慎的,但它卻是中國匯率制度的重要轉折點。對于中國自身來說毋庸置疑是正確的方向,因為這種更具彈性的流通體制將會給運用貨幣政策進行宏觀調控發揮了更大的空間。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已經通過提供給美國的消費者和政府部門較為便宜的國庫券,如果轉換過來的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政策引起中國減少了對美元資產的購買力,那么美元的債券收益將會提高。美國的中國的投機者會要求進一步使人民幣升值25%或更多,因此應該小心。因為那樣一種大幅度的升值的確會推動債券收益的提高,但也會嚴重傷害美國的經濟。甚至,如果人民幣的調整真的沖擊到美國的貿易逆差,中國也將不會通過人民幣的升值來解決,因為較高的債券收益也會壓榨其國內的需求。
美國的貿易逆差的原因大體上是由于過度的消費和不充分的儲蓄造成的。不是由于所謂中國不公平的貿易競爭造成的。如果中國造成美國貿易逆差的原因不是由于美國認為的低估人民幣匯率,而是由于持有低債券收益和過分地住房貸款以及過度的消費造成的。從這一點來看,全球貨幣政策現在是由北京決定的,而不是華盛頓。
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不可小覷,例如,石油價格,自從去年年初,石油價格雙倍上漲,然而和以前的石油沖擊比較,通貨膨脹率保持較低的水平,全球增長旺盛。答案的謎底就是中國。強大的中國人口的需求要遠勝于石油價格的影響,較高的石油價格對通貨膨脹的影響被較低的各種各樣的商品,從照相機、電腦到微波爐和自行車的價格抵消了,因此我們要感謝中國。
在未來的日子里,發達國家的通貨膨脹和利率、工資、利潤、石油甚至是住房的價格正在日益受到中國的控制。世界政策的制定者們如何回應中國日益增強的經濟增長?通過保護性的貿易措施試圖阻止中國的增長,像許多美國國會議員想要對中國實施的策略一樣,如果這樣做,那將成為一場災難,因為這就等于關閉了能夠使未來全球繁榮增長的強有力的源頭。
處理中國增長力的一個很好的方式就是在處理全球事務方面給這個國家更大的舞臺。中國應該成為國際經濟政策論壇上穩定一員,例如G7和OECD。因為西方的政策制定者應該聰明的想起中國的另一個諺語:“如果你不能阻止它,你就歡迎它?!?/p>
出處:美國《經濟學人》2005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