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后現代思潮是二十世紀后半葉西方社會最具影響力的哲學、文化思潮,是對現代性的反思和檢討。課題組從后現代教育理念的角度反思我國幼兒道德行為的發生及其教育的機制,在幼兒園德育目標、課程內容、方法策略、師生關系等方面進行了實驗研究,認為:幼兒道德行為的發生有其不以成人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在以“自我”為中心的主旋律中,幼兒德育有許多不同的變奏:重公平優于重謙讓;重智慧優于重倫理;重實際優于重說教;重感受優于重推理。只要教育得法,幼兒的價值觀、道德觀會隨著教師的主導價值發生改變。在幼兒德育目標上,應提倡異質多元,堅持價值導向;在德育內容的篩選上,應重視傳統美德的現代轉換;在德育方式上,應關注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方法如游戲、辨析、討論、角色模擬、故事新編等;在師生關系上應推廣平等溝通、觀點碰撞、求同存異,從而開辟開放、和諧、自由、高效的幼兒園德育新局面。
[關鍵詞]后現代思潮;幼兒園德育;實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