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群體,作為社會未來的精英和中堅力量,聚集了一批智力和知識水平較高的年輕人。作為年輕人,他們追求個性,對人生有著自己的獨特的看法和觀念;他們倡導新潮,對生活充滿了期待與好奇;他們充滿活力,對周圍的事物有著強烈的關注。而作為社會的準精英群體,他們又有著高于一般的同齡人的敏銳和視野。
大學生作為同齡中的佼佼者,他們的消費行為、特點和方式,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將左右和引領整個社會中青年人的趨向。
商家都渴望能突破校園的圍墻,贏得大學生這個有潛力的消費人群。
那么大學生究竟是怎么看待這些針對校園的企業營銷活動的呢?大學生關于品牌又有怎樣的看法呢?就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幾位在校大學生,聆聽他們對于企業校園營銷活動的看法。這六位大學生年齡為20~25歲,三位男生三位女生,分別來自不同的專業和年級。
創新!創新!
大多數接受采訪的同學表示他們不會特別去留意校園內的一些促銷活動,除非他們真的需要這些商品,或者某個活動特別的有新意。大多數接受采訪的同學都認為現在校園里那些營銷活動不怎么有意思。文科大二男生小李說:“學校里那些促銷活動,發發傳單、贊助個比賽什么的,挺乏味的,也沒什么說服力。”
可見,針對大學生的營銷是非常需要技巧和創意的。那些形式比較新穎、有創意的活動才能吸引大學生的眼球。理科碩士男生小宋說:“要是有我喜歡的明星,我肯定會去關注的。”而理科大四男生小周說:“要是能舉辦一些講座,發放一些紀念品什么的,我會比較留意。”
總之,企業想贏得這些青春激情和文化理想結合體的大學生群體,創新營銷是不可或缺的,除此之外,在企業活動中給大學生一些實際的好處也非常重要。
品牌死忠分子
幾乎所有接受采訪的同學都說他們在購買東西時,非常看重品牌。沒有牌子的東西一般不會去關注。理科大四男生小周說:“不是很有名的牌子,肯定不會買。”
在大學生的心目中,品牌既是一種質量的保證,也是一種品味的象征。他們有著非常強的品牌意識,在他們看來,有品牌才會有質量。他們認為一個品牌的建設需要很長時間。文科碩士女生小楊說:“一個品牌能生存下來,就表示市場肯定,有相對可信度。”
小宋對于品牌的看法則更為理性:“建立一個品牌,產品質量是保證。另外,良好優質的售后服務也是非常關鍵的。”
培育中的忠誠度
大部分接受采訪的同學,都表示他們有著很高的品牌忠誠度。一旦嘗試了某個品牌,覺得很好用,一直都會使用這個品牌。小宋坦言:“手機我只買諾基亞的,我的第一部手機是諾基亞的,怎么摔都不壞,從此之后換手機也只信賴諾基亞。”
當然,對于類似于服裝之類的時尚商品,大部分同學表示,畢業之后不會再買現在喜歡的品牌。文科的碩士女生小楊說:“衣服是分年齡層次的,現在這個年紀適合的,以后不一定適合。”
在采訪中,所有的同學都說,他們是上了大學之后,從開始關注一些品牌,對一些品牌的忠誠度也是在之后才慢慢形成的。
可見,大學階段對于大學生的品牌意識和忠誠度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大學生能夠接觸到海量產品信息,同時他們判斷能力也不斷趨于成熟,而且這個階段形成的一些品牌觀念也很有可能會帶到他們畢業以后的生活中。
口碑更為可靠
現在的大學生都非常的獨立,對很多事情都有著自己的判斷標準。那么,在眾多針對商品的信息中,他們會相信什么呢?
所有被采訪的學生都表示,廣告是他們獲得產品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對于廣告他們并不是都會相信。一般只有那種比較有新意的、在比較正式的媒體上看到的一些廣告他們才會相信。文科碩士女生小楊說:“對于廣告我不全信,但有時候可以作為參考,一般大的媒體上看到的,我覺得可信一些。”
對于大多數大學生而言,他們更相信朋友的推薦,或是一些網絡BBS上的商品推薦信息。理科大四男生小周說起他買筆記本的經歷:“第一步是自己關注一些品牌,然后再到BBS上請人推薦一個好的牌子,綜合一下大家的意見和自己的需要,挑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