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目圖一(黑先)
吳清源:在右下角,有白棋的小目大飛締角。本期的內容是,從全局平衡的角度來思考此后右下角的著手。黑棋的下一手應該下在哪里呢?

第一譜(1-22)
小川:這是我執黑棋的實戰譜。黑11走圖一的黑1夾是否更好呢?
圖一(白棋不滿的交換)
吳:黑應該好一些吧。白2若反夾,則黑3以下至黑7,左下角變成了黑棋的實空,白△與黑1的交換,白棋不好。
圖二(黑好)
小川:白1飛壓如何呢?
吳:至黑6為止,白棋沒有任何所得,白棋也不能在A位打人。

圖三(白棋的逼住)
吳:在右邊,白1逼之后,黑2的點入隨時成立,至黑16為止,黑棋可以在角上做活。
圖四(定型)
小川:進行至題目圖一之后,黑棋在實戰中走的是A位,這一手是不是走在B位更好?
吳:A位和B位都是好點。不過在白棋走9位之前,黑1應該先在角上定型。對此,白2擋角不成立,因為黑棋有黑3、5的嚴厲手段。
白6、8若沖斷,則黑9斷打,黑17夾,黑19、21是好次序,至黑23成劫。因為白棋沒有合適的劫材,至黑35為止,黑棋便宜了30目。
圖五(黑棋好)
小川:這樣的話,黑▲點人時,白棋應該走白1壓吧。
吳:黑4時,白5連扳,以下至白11是雙方的必然應對,黑棋獲得先手,能夠走到黑12或A位,這個結果仍然是黑棋好。

第二譜(23—38)
吳:黑23的逼,是在▲一間低夾時就預謀好的一手。
小川:被白30肩沖之后,我有些不知所措。黑33是否應該走圖六中的黑1飛呢?
圖六(飛邊是形)
吳:黑1飛是形。白2扳,則黑3退,黑5能夠長到的話,黑棋可以滿意。白6長時,黑7是恰到好處的一手。
小川:白6如果在A位逼的話,則黑棋就在6位鼓起吧。
吳:嗯,白6如果在B位連壓,則黑棋就在C位扳起,無論怎么下,黑棋都沒有不好的道理。

圖七(開動腦筋)
吳:所以,白棋必須要開動腦筋想辦法。例如實戰白26走本圖白1的挖,更好。黑4若粘住,則白5就斷,黑8自補時,白9是行棋的調小川:黑4不應該繼續與白棋在此處糾纏,而應該脫先吧?
吳:是的。可以走A位的拆二。
圖八(白棋的下法)
吳:白棋陷入困境,罪魁禍首是白24的小飛。此時,白棋應該走白1的上靠。白5時,黑棋需要花一手棋圍上邊。
小川:這時,白棋若走9位的拆兼逼,則黑棋就在A位點入吧。
吳:在白9之前,白7應該先與黑8交換掉。有了白7的頂之后,黑A點人的手段就消失了。因為這時黑棋在A位點人的話,白棋可以在B位尖住。

題目圖二(黑先)
吳清源:對于白1的上靠,我實在是不敢恭維。此時白棋在2位頂,與黑1位的長交換更好。那么,面對此局面,黑棋應該怎么下呢?

第三譜(39—56)
小川:這是實戰中至題目圖二為止的進行過程。黑45在A位爬更厚實吧?黑49扳起是瞄著B位的斷,如何?
吳:黑49在C位長忍耐一下更好。因為中央屬于“雙方共同的地盤”,所以即使瞄著切斷白棋,對黑棋也沒有太大意義。與之相比,黑C積蓄力量后,爭取有機會走到D位,這里才是形的急所。白52拐是穩健的一手。對此,黑棋應該在E位立下。因為白52與白△用一手棋聯絡不上,所以,黑53的分斷沒有意義。但是,如果被白棋在E位扳到的話,黑棋氣緊,是不滿之形。
第四譜(57—67)
小川:題目圖二之后,黑59鎮頭,向上邊的白棋施壓。黑63斷之后,至黑67抱吃一顆白子,應該是黑棋厚實吧。
吳:能夠下成這樣,當然是黑棋厚實,但是,這要得益于白棋的“合作”。

圖九(中央很小)
吳:白62應該走白1、3扳粘,然后白5補活,這樣將來有A位飛出的手段。黑6如果斷的話,白7就打吃,以下至白11飛向中央,黑棋在中央圍起的空不過10目左右。因為“四處漏風”,黑棋要想在這里圍空,大概不行吧。
圖十:(嚴厲的沖斷)
小川:黑57、59是否有落空之嫌?
吳:黑棋應該立即走黑1沖,黑3斷,至黑5提一子,是厚實之形。將來黑棋再走A位扳粘,右邊的黑棋變得愈加豐滿。在中央,將來有機會時可以走黑B擴張。
小川:白16點人成立,但是,黑19吃住一顆白子,黑棋更大吧。
吳:白棋與其煞費苦心地瞄著白16點人,單走白C、黑O、自E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