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六號遨游太空的時候,第十屆全國運動會也正在南京進行。一個舉國關注的事件與一個舉世矚目的事件同時呈現,鋒頭未免受些影響,然而正所謂好壞相生,禍福相倚,倘非神舟六號引去了太多的目光,十運會上的“柔道讓金事件”一定會成為輿論窮追猛打的“大案要案”,豈會只是一則體育新聞。
10月13日,全運會柔道賽場上,去年獲得奧運冠軍的孫福明決賽遭遇閆思睿。一交于,孫福明縮于縮腳,閆思睿也消極比賽,猶豫間孫福明看看教練,教練做了一個子勢,于是閆思睿在刊、福明肩頭輕輕一推,刊、福明就勢倒地,冠軍被閆思睿輕松奪取。一本正經的賽場,出現如此耍猴場面,教練振振有詞,又是提倡“團隊精神”,又是“拼傷了怎么辦”,又是“我是(兩個人的)教練我做主”,而且“她們倆誰拿金牌不一樣,不都是遼寧的嗎”,何況“閆思睿還年輕,孫福明重賽,據說正常結束,在前面的比賽中一路過關斬將,干脆利落地贏得了所有比賽的刊、福明,仍然對閆思睿毫無可施之計,再次落敗。對此孫福明說了“我已盡力”,閆思睿宣布“贏在實力”,教練劉永福也表示“無條件接受批評”,因而沒有再次授意讓牌。
這樣一場毫無精彩可言的決賽屬于“正常比賽”,惟一的作用也許并沒有能夠洗刷全運會這場柔道比賽的恥辱,不過因為孫福明敗得“正常”,也恰好用作上次假賽事件的安排乃是“科學決策”,看看,真要比賽,孫福明也不是對于吧。以前聽人說“敢于勝利”,總是覺得有些不解,敢于犧牲,敢于拼搏,勝利嘛,誰都想要,有什么敢于不敢于的呢?現在人們知道,勝利也不是沒有顧慮的。對孫福明來說,確實會面臨一個“不敢于勝利”的問題,金牌屬于閆思睿,這是教練已經決定過的,這次沒有人來安排,但如果她敢于勝利,豈不是讓教練顏面無存?因此,“添酒回燈重開賽”時,孫福明仍然毫無還手之力,她的“狀態”正常地低落了,“發揮”正常地“不好”了。
其實,柔道比賽的鬧劇,只是演出過于拙劣而已。假如前一次稍稍真一些,就屬于正常比賽,甚至假如前一次孫福明干脆宣布因傷退出比賽,也仍然屬于“正常比賽”。在本次全運會中,這樣的正常比賽實在太多,跆拳道、拳擊等比賽,棄權常常成了一股風氣,沒有誰來追究比賽不正常,都屬于正常比賽。而又有女子1500米冠軍邢慧娜因拉人犯規,被取消金牌;女子萬米選手孫英杰因藥檢陽性,被取消銀牌。在自行車賽場上,還出現了獲第三名選手抗議比賽不公,不愿上場領獎的事情。與此相映成趣的是一些比賽中裁判的偏好判決從“引起風波”到不再“引起風波”,也變得完全正常了。
這次全運會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最后一次大型的全國體育盛會,它不僅是各路體育選手競技交流的賽場,不僅是對全國競技體育水平的一次檢閱,而且也是增強主辦大型體育運動會各方面經驗的契機,是北京奧運會前一次難得的練兵與選拔的舞臺,在中國體育運動還一直被視為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平臺。十運會比賽的過程,從總體過程而言,堪稱成效卓著,已經向世人展示了中國體育健康發展、后繼有人的精彩風貌,只是上述一些不愉快的“個案”,給人們留下了遺憾。
體育是一項人文事業,競技是一項人類文明,展現著人類的精神理想,抒發著人對自由發展的追求和渴望。奧運會所倡匹克運動會這樣一個國際體育組織或國際體育盛會,而是屬于全人類的共同精神財富。全運會是奧林匹克精神在中國得以呈現的一個具體形式。
距奧運會不到三年了。全運會上的不和諧音使體育精神蒙羞,應引起體育界深刻的省思。體育追求更高的競技水平,但競技水平的差異是人們可以理解的。一個運動員以及一支運動隊,無論競技水平如何,只要真實展現自己,就一定會得到尊敬,只要顯示了積極向上的競技狀態,也足以笑對莊嚴的奧林匹克圣壇。因此,舉辦一屆體育盛會,人們也許會為競技水平的高低而掛懷,競技水平的客觀狀態無論怎樣,都遠不如人們對競技精神失落的憂心。
如同一場全面的考試,全運會上傳出的值得改進的消息是各方面的。賽會組織如何更加科學、計分規則如何更能激發運動水平、運動器械怎樣保證萬無一失,都應當作為問題去研究,但最令人不能釋懷的,還在于少數運動員和運動隊身上所體現的競技作風的松懈、競技風尚的低劣、競技態度的輕率、競技誠信的缺乏。人可以輸掉比賽,但不能輸掉風骨;人應當贏得比賽,但定要贏得坦蕩,全運會上一些串什恰恰表明目前體育界一些不良風尚已經達到令人驚訝的程度,表明了忽視體育精神、視金牌為純粹的政績工程和財富指數的功利主義,在體育界某些人那里已達到在公眾面前毫不避諱的地步。如果我們不能痛下決心改正,在奧運會上拿了再多的金牌,又能怎樣呢?